浅谈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

点击数: 时间:2016-08-25

近年来,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下导致大部分小微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产品销售价格因市场原因相对走低,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许多小微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持续加大、连锁性风险陡增、潜在信用风险上升、企业主的道德风险骤升。近两年使得银行信贷风险进入了一个暴露期,很多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升。特别是不良贷款高危行业中,房地产行业、采矿业、造纸行业、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纺织及服装制造业等行业的信用风险快速上升,如何防范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进行经营转型,十分重视拓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然而,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时,小微企业特别是较多的小微企业处于陷入经营困难,增加了银行的风险,在当前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下,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控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一、经济下行增加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下行,消费要求不足,导致许多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借贷意愿减弱,受此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进一步增大。

(一)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违约风险不断加大。处于经济下行周期的企业,其行业所处的市场刚性需求状况如何、其上下游的客户经营情况如何、往往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状态,而某一产品的价格波动,往往会将其价格的影响迅速传导到其产业链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形成企业诸如原材料供应风险、订单量减少等风险,并最终威胁到企业的整体经营。近年来,较为明显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煤炭、房地产等行业,因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财务状况逐渐恶化,其违约风险必将不断增大,银行势必会收缩信贷,甚至要求企业提前还款,这往往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升值断裂,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企业的经营困境,加大企业违约风险,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此情况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持续反弹,关注类贷款上升明显,信用风险不断增大。

(二)一损俱损,连锁性风险陡增。企业互保引发的担保风险愈发突出,引起银行连锁收贷与压贷,任何一家关联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因为参与互保的小微企业一般都是行业内的上下游企业,担保圈危机将加剧其经营困境,甚至导致其出现生存危机。近年来发生的多起老板“跑路”事件表明,一旦一家企业出现危机,将引发行业及区域性连锁反应,而作为连锁反映的重要环节,“联保圈”资金链断裂致使银行资产质量受到很大的威胁。另外部分银行信贷资金卷入民间借贷链危机漩涡。过去的几年来,一些企业追求短期利益,过度投资和投机,介入虚拟经济领域较深。在经济下滑形势下,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整,不断引发民间借贷风险暴露,一些非法集资和高利贷案件浮出水面,屡屡爆出民间借贷案件也裹夹着银行信贷资金,风险一旦爆出,银行信贷资金的的安全性也就收到了极大的威胁。

    (三)企业经营不善,隐形风险显性化。经济下行期几乎使各行各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企业潜在的信用风险明显上升,而那些原本就具有瑕疵的经营模式和不尽完善的投融资方式更使得以往含而不露的隐形风险不断暴露,原来在经济高涨时期被掩盖和忽略的问题此时可能成为引发风险的重要因素。如企业的过度融资、扩张期的大额投资、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导致的资金链紧张以及盈利能力下滑等,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企业借债不还,经营者道德风险骤升。企业经营者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者的个人信用与企业资信密不可分,甚至直接决定了企业风险的大小。在经济下行期,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生存会面临诸多不利和困难,当企业经营者个人诚信意识淡薄或存在道德缺失的情况下,风险极易发生。

    (五)不良贷款上升,区域性信贷风险受关注。2012年以来,各地频频出现老板“跑路”现象,由江浙等沿海地区地区开始逐步向内地一步步的愈演愈烈,警示着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范围正在逐渐扩大。一些重点领域的银行信贷风险进入一个暴露期。各家银行的不良贷款都出现回升苗头,凸显出银行强化区域性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六)经营危机频现,行业信贷风险加剧。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当前很多行业和企业的运营环境和盈利能力受到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这些行业成为拖累银行资产质量的“祸首”,其存在的隐形风险不容忽视。

    (七)小企业及贸易融资信贷业务风险逐渐暴露。当前经济形式下,除了经济下行风险、区域信贷风险及行业信贷风险加大,导致银行整体信贷风险堪忧,尤其是小企业信贷风险频现。从银行不良贷款业务的具体分布来看,风险点在于其侧重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抵押担保,特别是国际贸易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大的钢贸行业、煤炭行业等。如发生系统性危机,对银行的冲击更大。此外,银行受部分信贷业务有效需求不足、产品设计缺陷、贷款业务风险管理不严格、内部操作不规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风险也逐渐暴露并不断扩大。

    二、商业银行应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

    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式使得我国银行所面临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不断加大。为进一步规避当前宏观经济的波动可能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造成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该提高信贷风险管控水平,积极应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充分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加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把握金融监管当局的政策取向,熟知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了解各区域发展情况,准确把握贷款投放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空间及市场容量,进而提出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和行业,以化解宏观经济周期造成的系统风险,同时做好银行同业的投放了解和分析,避免对单个项目的集中过度投入转化成为集中性风险。

    (二)加强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一是要认真遵守银行长期以来累积的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审慎评估信贷额度对银行和借款人的合理程度,强调借款人的现金创造能力,科学评估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对于公司类客户,应在对其生产经营、管理、财务、行业等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对公司关键经营管理人员的考察风险,如关键人员的道德素养较低、管理能力较弱、风险偏好较高、履约意愿不强,再好的企业、再高的回报,银行也不能贸然准入。对于小企业主,更重要的是考察其消费习惯、借款用途的合理性和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消费习惯、借款用途与其还款能力不匹配,即使个人品质较高,工作稳定、信用记录良好也要审慎选择。二是在授信决策过程中,要严格坚持授信审批原则、程序与标准,绝不用放松信贷标准来换取业务的高增长。要严格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把好客户准入关,并加快退出劣质客户。三是加强对贷款企业经营状况和信贷资金用途的监控,随时掌握项目工程进度和资金回笼情况。

    (三)严格控制第二还款来源,有效落实担保。经济由过热开始逐步降温时,通常会伴随固定资产价值的大幅度贬值,此时,受消费者心理预测的影响,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出现困难,这对于大量采用房产和土地作为抵押物的银行而言,会直接威胁其信贷资金的安全。在这种特殊时期,银行对第二还款来源的控制应该更加严格。首先,结合抵押物在贷款期内的价格变化趋势,合理评估抵押物的价值,制定更低的打折率。其次,要特别关注抵押物的变现能力,对于部分评估价值高但变现能力较差的抵押物尽量不予采用。最后,在贷前调查和审批过程中,银行还应对抵押物当前和未来变现能力进行分析,出具抵押物变现能力的情况说明书,并制定极端的经济情况下的抵押物处置变现方案。

    (四)控制集团客户中的关联贷款。要着重审查集团企业内的实际用款人,防止通过转让定价而转移资金及财务信息失真等各类问题。加强金融机构间的协作,对同业同质贷款进行比较分析,掌握集团企业间的关联交易与关联互保,调整风险限额,根据风险评价确定信贷投放额度和方向等。要严格执行大额风险集中度中单一客户10%和集团客户15%的授信上限,防止贷款风险在某些行业、项目、客户过度集中。对于大型项目,应多采用银团贷款方式分散风险。

    (五)放贷应倾向“风险可控”企业。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银行应该把风险控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严格把控信贷投放方向和规模,信贷资源重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发展前景及信用环境较好的企业倾斜。而对于产能过剩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以及房地产、融资平台的贷款列入排斥放贷名单,对于已形成的存量贷款,要制定压缩计划,逐渐减少贷款规模。

    (六)防止银行资金对投机性活动的支持。应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加强贷后跟踪检查,防止贷款资金运作的随意性,重点监督产能过剩、盈利能力差或者自有资本低等抗风险能力低的企业,防止客户将流动资金转而投入资本市场。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加之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很容易出现违规使用信贷资金风险,因此,需要着重加强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控。主要可以通过调查企业账户资金划付,调阅支付凭证、资金流向的分析及审核有关合同附件等,检查企业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及银行银行的规定,是否与合同约定相吻合,有无挪用或其他违反规定使用信贷的行为。对那些故意改变银行贷款用途的行为即使阻止和警告,对已挪用的信贷资金,一经查实,应责成企业提前收回贷款,以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七)建立极端风险下的信贷风险监控制度。

    1、加强风险信息的发布和预警。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银行应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和监控,尤其是加强对房地产、“两高一剩”企业等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企业的监控力度,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及时发布风险提示信息,全面做好风险预警工作。

    2、筛选重点监控对象。根据上级行发布的风险提示信息,基层行应从自身监管的客户中筛选出存在高潜在风险的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比如:涉及钢铁行业、房地产行业、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两高一剩”企业等,列入重点监控对象。

    3、制定针对高风险企业和极端经济环境下的信贷风险监控程序。银行应建立专门针对高风险企业或极端经济环境下的信贷风险监控程序。凡是被列入监控对象的具有潜在高风险的企业,或当国家宏观经济严重恶化、银行所有客户代偿风险都大幅度增加时,则立即启动高风险企业或极端经济环境下的信贷风险监控处置程序。

    4、加强贷后管理的交叉监控。即每一个授信客户,每一笔授信业务,不能仅由银行管户客户经理一人进行全程管理,要有相关的岗位人员对其管理进行监督或由客户经理之间进行交叉管理,这样可以起到减少授信业务过程中客户经理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5、在监控中防范和化解授信风险。对于在授信后管理中发现潜在风险的,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成为损失;对于风险已经完成暴露的,应即使制定相应的化解方案。措施或方案一旦制定,就应该迅速执行,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过程中应做到“快刀斩乱麻”,切忌执行不力、进度放缓,因为时间越长,风险积累就越高,损失也就越大。

  湘潭农商银行双马支行   陈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