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农商银行:柜台微光里,在领悟中不断成长

点击数: 时间:2025-11-10 作者:姜欢欢 来源:张家界农商银行

正式进入张家界农商银行已有一年半。回望这段时光,正如初入行时前辈所言,三尺柜台的日常,是在重复中恪守严谨,于繁琐中见证担当。每天守在这方寸天地,目光所及虽有限,服务的世界却无限。但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繁杂的业务、偶尔不畅的沟通,也曾让我心生疲惫。直到遇见那位特殊的老人,我才恍然领悟: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看待工作的视角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我的职业旅程始于官坪分理处,也在这里,八十多岁的杨奶奶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起初,她的频繁到访让我颇为无奈——每月底才发放的低保金,她却总隔三差五就拄着木棍、背着几乎与她瘦小身形等高的背篓,徒步来柜台取钱。为了让她少跑冤枉路,我每次都耐心解释:“钱要月底才到,您25号之后再来。”她总是答应得好好的,可没过几天又会出现在大厅。每当取不到钱时,她总会抱怨:“是你让我今天来的!”委屈和无奈在我心中悄然堆积,而她的遗忘又让这样的场景不断重演。

后来我猜想,或许是她耳朵不好,没听清我的话。于是在她又一次到访时,我走出柜台,靠近她交流。这一次,我才真正读懂了她的故事。她耳朵听力不佳,独子早已离世,无依无靠的她,全靠微薄的低保维持生计。对她而言,“月底”“25号”这样的时间概念太过抽象,她记不住,也常忘记。我看了眼日期,更靠近她,提高音量跟她说:“奶奶,再等三次赶场,第四次您再来取钱,准能拿到!”她听后恍然大悟,笑着连连点头。见她从未领取过养老金,便试着用身份证查询,发现她名下其实有他行社保卡,只是自己不清楚,我便写好说明纸条,叮嘱她回家找蓝色卡片,要是没找到就拿纸条求助村书记。

令人欣喜的是,几天后杨奶奶真的带着新补办的社保卡来了。当看到卡里七千多元的余额时,我们相视而笑,那笑容里盛着同样的温暖与感动。杨奶奶说:“感谢你呀,多亏你一直想着我!”后来,杨奶奶不再频繁跑冤枉路,每月来取钱时,也没了往日的抱怨,取而代之的,是每次来嘴里都会念叨着:“你们这些信用社的小姑娘真是像亲人一样关心我啊!”更让我动容的是,平日里只取低保的她,有一天竟拿着10000元现金来存款。我知道,对她而言,这存进去的不只是钱,更是对我们、对农商银行沉甸甸的信任。

杨奶奶用她的故事教会我:换位思考与真诚服务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能将误解化作感恩,让平凡岗位传递出温暖的光芒,更能让重复的工作,绽放出不一样的价值。原来换个角度看岗位、用心去读懂客户,会发现,困住自己的从来不是工作的单调与繁琐,而是未曾敞开的心扉和未能自洽的情绪。往后的日子里,我愿带着这份温暖的领悟,在方寸柜台间继续书写属于农商人的温情故事,让服务的微光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心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