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农商银行:贷款管理突出“实”、“严”、“全”

点击数: 时间:2017-07-19 作者:余嘉维 杨勃桠 来源:湘阴农商银行

今年以来,湘阴农商银行岭北支行加强贷款管理,突出“实”、“严”、“全”,确保了稳健经营。截止6月末,该支行贷款1177笔,余额6618万元,1至6月份到期贷款笔数702笔,金额4502万元,已收回696笔,收回金额4432万元,到期贷款收回率98.45%,且该支行连续六个月到期贷款收回率98%以上,连续五年到期贷款收回率均在98%以上。

 一、评级授信,突出一个“实”字

一是实实在在对辖内农户实行调查摸底。邀请村干部带领我们进村入户,对农户家庭生活、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摸底,填写农户信息采集表。二是实实在在对客户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尽职调查。客户经理或贷审会中对客户提供的各项资料存在疑问的时候必须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该笔贷款的风险状况。三是实实在在运用人行征信系统和省联社信贷管理系统。实现对授信客户的即时评价和对风险的实时控制,从而缩短决策周期,提高授信质量。全镇有农户15754户,商户1200多户,截止目前,已对13076户农户,996户商户进行评级授信,金额1.32亿,评级授信面达到83%。

二、把准投向,突出一个“严”字

1.严控准入关。一是制度明,对每个申请贷款的准客户,做到“四不放”,人情贷款不放、不符合条件的贷款不放、违规贷款不放、垒大户贷款不放。认真做好贷款五级分类,严格控制贷款风险。二是纪律严,年初,全体客户经理都立下了承诺书,坚持不吃客户一餐饭,不抽客户一根烟,不喝客户一口酒,并将各客户经理的责任贷款流程及进度进行公示,接受员工及群众的监督。

2.严抓流程关。在每笔贷款发放前,该支行都有严格要求,小额农户贷款必须有两位或以上的客户经理参与调查;10万元以上的贷款必须有支行行长参与调查,加强对客户的身份、贷款用途核实,由客户经理写好调查报告、收集整理完整的信贷资料,并由调查人、责任人签字确认,严格按照贷款操作流程办理贷款,保证了贷款的真实性,杜绝假、借、冒名贷款;在办理贷款时,坚持与客户“面对面”接触,确保卡、贷款直接到户,严防冒名、顶名贷款或者出现多人承贷一人使用情况。

3.严把投向关。一是从小额农贷增量、扩面、延伸工作入手,做大做强小额农贷规模。并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对地方熟知的优势,适当加些担子在他们身上,将信贷资金真正投放到实体经济中去。二是从发展“黄金客户”入手,扩大优质客户群体。三是严格压缩跨区域贷款、借名贷款、抵押物不合规的贷款,将压缩下来的余额全部投放到辖区内的小额农户、种养大户及个体工商户中。截止6月末,该支行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891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平均每笔贷款金额为6.64万元,个人贷款客户新增近150户。

 三、贷款管理,突出一个“全”字

 1.全面建立贷款台账。按月将本月收回的到期贷款和逾期贷款建立台账,按旬进行提示,各客户经理根据台账对客户的财务状况、偿还能力、担保状况等实时进行监督,发现情况及时预警、逐笔登记,并迅速采取措施,集中力量开展清收。

2.全面跟踪追击到期贷款。该支行每个月末对次月到期的贷款台账按责任人进行统计分析,不论金额大小,每笔贷款明确责任人、管理责任人、担保方式、利率、上次结息日期等,将每一笔到期贷款的责任落实到每位客户经理,并由客户经理一一联系责任贷款户及管理贷款户,一方面提醒客户安排资金还贷,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客户的资金运营情况,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3.全面加强贷后管理。一是“照镜子、正衣冠”。在支行每周例会上,经常开展各项规章制度、信贷产品知识、贷款操作流程、贷后管理办法学习,切实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知识和风险防控能力。二是“洗洗澡、治治病”。对于剖析的每笔贷款,下发风险提示,帮助客户经理查找各自责任贷款质量差、到期难清收的“症结”,强化针对性风险化解措施。三是建立剖析长效机制。该支行在总行相关工作意见指导下,制定了《岭北支行到期贷款剖析制度》,每半月组织员工开展一次剖析,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深挖问题,分析原因,动真碰硬,制定措施。

 4.全面建立贷款回访制度。该支行建立了贷款回访制度,信贷员做好每笔贷款的贷后跟踪调查,电话询问、上门拜访。该镇靠近长沙,辖内有部分居民在长沙发展,该支行外勤人员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专门在长沙地区对该部分贷款客户面对面交流,掌握客户的相关信息,增进与客户之间的感情,及时掌握客户基本情况,防范贷款风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