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农商银行:清收表外不良贷款的“三字经”

点击数: 时间:2016-07-27 作者:刘红斌 来源:常德农商银行

常德农商银行武陵支行不良贷款的债务人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变更户数多,清收进度一直缓慢,任务缺口大。面对这一困境,刘向兵调任该行行长后,明确“盘活散小户、突破重点户、清收观望户、攻克赖债户、拔掉钉子户、管好新贷户”的30字化解贷款风险思路,围绕“压”、“带”、“准”三字做文章,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取得积极进展。截止7月中旬,共收回表外不良贷款25.3万元,攻克了清收工作的一道道难关。

压实责任。该支行成立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小组,行长任组长,分管行长任副组长,4名客户经理为清收成员。将全年清收任务平均分解落实到分管副行长和4名客户经理, 5名清收员“人人肩上有担子”。清收人员根据各自管户实际,在盘点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个人清收台账,确定清收进程,每天向分管副行长报告头天的清收效果和需要解决的困难。分管副行长利用晨会、业务督导会、学习培训等坚持每日、每周、每月序时通报各自成绩,并每周向行长汇报总体清收情况。每周一次清收小组碰头会,交流情况,研究对策,督促清收。年末将依据各自清收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年终奖励及评优评先挂钩,进一步压实责任。

以点带面。刘行长上任3个月以来,查阅了支行近600本表外不良贷款资料,逐笔分析不良贷款现状和有利因素,先易后难确定循序渐进的清收标的。为打响第一炮,带动引导清收员的后续清收,该行根据不良贷款分布的特殊性,选取在鼎城区面临拆迁的贷款户为目标,集中火力突破。资料显示,贷户杨某1996年在原城北城市信用社贷款3.8万元,一直未归还,截止今年6月末,欠本息合计约18万元。通过外界渠道了解到该户位于鼎城区的房子要拆迁以及农业银行账户有几万元存款,立即寻求鼎城区法院支持,组织清收人员上门反复向家属做工作,最终收回了10万元不良贷款,头炮轰响,起到了示范激励作用。

精准施策。该支行要求清收员针对欠贷户的不同特点精准施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逐户攻破。支行班子和客户经理“会诊”后对症开出“药方”,对部分还款意愿较好的客户采取电话交流、办公室约谈、登门上户等方式进行沟通,5月份收回客户郑某8万元和易某4.5万元不良贷款;对有能力却拒不偿还的“赖债户”、“钉子户”,通过签发催收通知书、提供情况说明后,先保全再起诉,6月份通向总行上报了6户贷款资料,为依法强制收贷做准备。

“三字经” 拉开了清收表外不良贷款的序幕,后段,该支行还将开展专项劳动竞赛、密切与司法机关的联动,加快表外不良贷款的处置。

清收员与贷款户杨某在法院进行沟通协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