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农商银行:一“贷”一“路”助力精准扶贫

点击数: 时间:2016-09-27 作者:贺 丹 来源:永顺农商银行

永顺县属典型的贫困山区,过去4年间,贫困人口虽大幅减少,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在这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中,永顺农村商业银行发挥扶贫金融主力军作用,为完成2020年全县贫困人口全部摘帽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外打工太辛苦,但是永顺农商银行提供了这样一个产业扶贫的路子,使我少了后顾之忧。”35岁的何于书以前外出打工,2014年回到首车镇中坝村。他向永顺农商银行首车支行申请贷款6万元,种植烤烟60亩,2年就脱了贫。

这是永顺农商银行产业支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顺农商银行立足县情,坚持“服务三农,情系三湘”,通过一“贷”一“路”的布局,“贷”即小额信用扶贫贷款,“路”即产业发展之路,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与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两点精准发力,确保信贷支农落到实处。

小额“贷”款创造扶贫热

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和产业贷款工作,改行专门为贫困农户量身定制了一款特色金融产品: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永顺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强调,“永顺农商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金融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贫困户,变‘漫灌’为‘滴灌’,有力缓解农村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永顺农商银行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创造条件,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小额信用贷款”这一基础性金融服务的建设,开拓农民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融资途径,为农户获取信贷资源提供可能。永顺农商银行将小额信用贷款与政府扶贫开发工作对接起来,通过农户信用信息和扶贫信息的结合使用,以信用评级授信“联姻”精准扶贫,让涉农贷款得以精准投放。扶贫对象通过评级授信后获得1—5万的无担保无抵押小额信用贷款,贷款期限根据扶贫产业正常生产周期来确定,有效降低扶贫对象的融资成本,放大可利用贷款的资金规模,使大量分散且缺乏有效担保的贫困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截至2016年8月末,永顺农商银行已累计向符合要求的农户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8725万元,支持了189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产业“路”激发创业情

“扶贫还是要靠产业,金融扶贫必须与产业扶贫相结合。”永顺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说,为更好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永顺农商银行结合上述重点工作的部署,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

今年以来,我行已累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700万元支持了798户贫困农户发展猕猴桃、烤烟、油茶、柑橘、稻米等特色产业,重点支持了以松柏镇、石堤镇为中心的万亩优质稻产业园建设;高坪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和10个千亩农业示范园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5个。2013年12月成立的永顺县松柏溪州米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主要经营水稻种植及大米加工。在建好加工厂房、安装机械设备后,却没有资金收购稻谷。永顺农商银行获悉后,主动上门调查。针对合作社贷款担保难题,永顺农商银行根据其资信状况、经营流水、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在防范贷款风险的前提下,特事特办,为合作社农户“私人定制”贷款方案,一次性向合作社发起人邓宇等5人发放贷款90万元,2015年再次为其发放贷款200万元,帮助该合作社发展社员1730户,带动150户无资金、无劳动力、无生产设施的特困农户脱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