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农商银行:多措并举,力促不良贷款压降

点击数: 时间:2017-12-29 作者:喻凤 来源:常德农商银行

一直以来,常德农商银行将不良贷款压降作为重中之重,今年,该行利用多种方法,致力化解不良贷款,扎实推进信贷资产质量提升,截至12月20日,该行不良贷款率3.15%,实现了自今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占比。

落实监测预警,及时防控风险。一是对不良贷款实行逐日监控,对重点支行特别监控,对不良贷款大户跟踪监控,对全行资产质量状况超前预警,为控制不良资产贬损、超前主动清收处置提供支持。二是密切关注贷款形态向下迁徙。对关注类贷款和出现逾期、欠息的客户,要求支行按照“五个逐户逐笔”工作要求,研究对策,提前介入,有条件地进行转化,防止形成不良。三是重点关注大额贷款风险。对单户500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质量进行重点监测,动态跟踪监测贷款风险变化,把握集中度风险趋势,加强大额贷款风险预警,及时进行化解处置。四是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促进信贷业务高速、高效、高质发展。做到贷前调查“准”,对借款人的资信、贷款项目、抵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等做全面调查,从源头上防范贷款风险;贷中审查“稳”,贷款审批严格按照审贷分离的原则,经贷审会研究后发放,贷审会充分发挥审贷职责;贷后检查“狠”,强化贷后管理,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一旦发现风险苗头立即强制收回贷款。

区别风险程度,强化分类处置。对新出现的不良贷款在第一时间分析贷款风险度,要求支行制定明确的清收措施或清收处置预案,并根据贷款金额和贷款风险度采取电话调度清收或到支行督办、协同清收。对大额不良贷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聚合多方力量进行处置。对经营暂时有困难,信誉良好的企业采取帮扶、与客户抱团取暖的方式化解风险。对符合核销条件的不良贷款,完善手续后按流程核销。

加强红线管理,压实清收责任。一是推行“四条红线”管贷。针对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额度、到期贷款收回率分别设定“红线”,按月考核监测,对超“红线”的支行和客户经理采取限制贷款发放权等措施。今年累计下发“四条红线”管理通报11期,累计对超标红线的支行停止新放贷款发放权97次,累计对超标红线的329人次客户经理给予停止新放贷款发放权和暂时中止信贷客户经理资格的处理。对不良贷款不降反升的支行,及时由总行行长或分管副行长对支行行长进行诫勉谈话,传导不良贷款压降的责任和压力。二是对不良贷款逐级逐笔压实清收处置责任。压实总行班子成员对全行前十大户不良贷款的督导处置责任;压实两家一级支行班子成员对辖内300万元大额不良贷款的风险化解责任;压实各二级支行行长和客户经理对本支行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责任。

推行“黄牌”管理,强化信息公开。一是按月公布不良贷款清收进度,对不良贷款压降不力的支行实行“黄牌”管理,并在总行机关显眼位置张榜公布,对相关支行行长落实诫勉谈话、末位淘汰等措施。二是对依法判决拒不执行的欠款人,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员,予以信用惩戒,并在新闻媒体上对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进行公开曝光。今年该行已经曝光了6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