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号,正逢雷公庙赶场的日子,信用社大厅内一早就挤满了人,长龙队都快排到街上去了。喧嚣的人群中隐约听到有人在争吵些什么,高高的嗓门吸引了许多看热闹的群众。
趁着给客户复印身份证的空档,我赶忙挤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花园村的杨大爷和信用社的李会计,杨大爷手里攥着一张崭新的“红叶子”(百元钞),和李会计推来推去。
“小李,这钱你一定得收着!”杨大爷急红了脸,声音越说越大。
“大爷,您的心意我领了,只是这钱我真不能拿。您看这么多人,还是赶紧把钱收好别弄丢了。”李会计也红着脸一再推辞。
一看这情形,我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那天6号,正巧也是赶场的日子,营业厅像往常一样被男女老少挤得水泄不通。柜台上正忙碌着,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挤上前来急切地带着哭腔问我:“小妹子,帮我看看这钱还能换不?两千块啊,我和老妈子(老伴儿)去年卖的棉花钱,哪里想过个年就成了这样子!”一旁的大娘紧跟着说:“你看看,辛辛苦苦大半年的血汗钱,就这么被几只该死的老鼠崽给啃成这样了,造的么子孽啊!”边说边把手中的塑料袋子往窗口里塞。我打开塑料袋,一阵刺鼻的老鼠尿味儿窜出来,我立刻就打了个喷嚏。拨开一看,里面的“红色毛爷爷”都已经被啃得七零八落了。
“这钱都被啃成这样了,哪还能换啊,老爷子您别耽误工夫了。妹子你先帮我取个钱吧,我有急事呢。”后面的客户见状催促道。
看着满脸哀求的两位老人和身后排着长队焦急等待的客户,我一时不知所措。在一旁整理资料的李会计闻声过来,“大爷,您这钱太碎了,我先帮您贴好再去我们联社兑换,具体能兑多少钱我现在也不好说,但我会尽量给您贴好,争取多兑些,您留下联系方式等下场再来拿钱可以吗?”“好好好,真是麻烦你了年轻人!说实话,这钱又烂又臭的,我原本以为你们都不会收的,这下我放心了。”听了李会计的话,眉头紧缩的老大爷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晚饭过后,李会计带着柜员小林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就开始贴钱了。由于这些钱被老鼠啃得实在是太零碎了,20张缺胳膊少腿儿的百元大钞拼起来就跟拼世界地图一般。两人强忍着难闻的气味足足拼了一个多小时, 20张残币终于渐渐成型了。第二天,李会计带着拼好的残币,从联社兑回了750元。
得知真相的杨大爷拿着李会计辛辛苦苦换回来的一沓新钞,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下硬要塞给李会计一百元以示感谢……
我想起一位培训老师曾对我们说过:何谓服务?就是客户怀着疑惑跨进网点,带着满意离开窗口。望着杨大爷舒心的笑容和远去的的背影,我豁然开朗,这不正是“服务”二字最好的诠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