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专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全省农村信用社以科技创新强化支农服务纪实

点击数: 时间:2018-11-26


11月24日下午,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新一代业务系统在洋湖数据中心实现顺利切换,全省农村信用社洋湖数据中心正式投产。

这是全省农信社推进经营转型、业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夯实全省农信社强农之基的一个关键性举措。在洋湖数据中心投产现场,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张志军激动地说:“洋湖数据中心的成功投产,意味着全省农信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科技支撑平台,意味着改革开放40年全省农信社信息科技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重大飞跃,意味着全省农信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一、新规划:科技创新对服务创新的支撑作用实现质的跃升

省农信联社2005年成立以来,信息化建设从零开始,先后建设了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三大科技基础平台和六十多个应用系统,建成了以综合业务系统为中心的金融信息化平台,带动了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逐步增强,社会形象稳步提升,为全系统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品的不断丰富、转型的不断深化,全省农信社现有科技系统本身固有的种种不足和缺陷逐渐显现,在功能支撑上与主流银行系统的差距越来越大,与满足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信息科技系统建设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全系统业务发展、转型创新和管理提升,影响了业务产品、服务功能和管理手段的优化创新,限制了法人行社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与蓬勃发展的农村金融形势极不相称。如客户管理方面,未建立可供各应用系统同步使用的统一客户信息,没有同步更新机制,客户信息分散;无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的分层和挖掘难以支撑。再如产品服务方面,虽然信贷、代理类业务等系统基本满足业务处理需求,但尚未构建全行产品信息统一管理、产品定义和开发流程管理、产品组合等体系。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推进全省农信社科技创新,强化信息科技对支农服务创新的支撑、促进作用已是当务之急。

“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为进一步提升信息科技核心竞争力,破除可持续性发展瓶颈,实现以科技促转型、以改革谋发展的战略目标,省农信联社2014年启动实施“科技强社”战略,重点实施“三新工程”建设,即新规划(《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中长期战略规划》)、新中心(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洋湖数据中心)、新系统(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新一代业务系统)。自此,湖南省农信社信息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

这是湖南省农信社“科技强社”战略成功实施的3个重要时间节点——

2014年8月26日,省农信联社第二届理事会第二十一次议审议通过《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中长期战略规划》。

2017年11月6日,湖南省农信社新一代业务系统成功上线,可满足日均业务量2500万笔、峰值1亿笔。

2018年11月24日,湖南省农信社新一代业务系统在洋湖数据中心实现顺利切换,洋湖数据中心正式投产。

至此,全省农信社“三新工程”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    

二、新中心:总体水平跃升至全国农信系统前列

新建成的洋湖数据中心分为机房建设与集成实施两个条线,这是全省农信系统合力建成、耗资最大、影响最广的基础建设工程。作为全省农信系统的数据集中、应用研发、系统维护和指挥中心,洋湖数据中心可以满足未来十至十五年发展需要。

——洋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树立“新标杆”。

初冬的长沙,潮湿寒冷,路人纷纷将身体包裹在厚厚的棉衣里。踏进湖南省农信社洋湖数据中心主控机房,恍如隔世,工作人员衣着单薄,室内温暖如春。

“整栋楼的制冷和供热没有使用一台传统空调,全部采用绿色节能模式。如,办公区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将机房产生的热量回收到办公区制热。”省农信联社信息科技部负责人介绍,洋湖数据中心总体能效比(PUE)控制在1.6以下。

绿色节能,只是湖南省农信社洋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树立“新标杆”的一个侧面。整个机房建设,耗资2亿元,以安全可靠、灵活可扩展、先进实用、功能完善为基本设计原则,兼顾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是一个符合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A级+T3标准及规范的数据中心。

作为湖南农信的生产数据中心所在地,洋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对日常运行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与可管理维护性有着极高要求。例如,在安全可靠性方面,洋湖数据中心建立了多层防护体系,从防火、防水、防盗、接地、防雷、防鼠、防电磁干扰、降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并考虑地面承重能力等特殊技术措施,具备高效、严密的安全区域划分。

——洋湖数据中心集成实施确立“新标准”。

洋湖数据中心集成包括系统集成、网络集成与安全集成3个部分,共投入使用服务器(含高密)机柜421个,综合布线使用铜缆30余万米,光纤3万余对芯,采购并集成设备713台,建设水平在湖南省金融行业乃至全国农信系统中均处于前列,并实现技术标准化、资源动态化、安全体系化、管理自动化。

网络集成,为全省农信社系统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合规、灵活易管理的网络环境。数据中心适应10G以太网接口服务器的使用标准,设计核心骨干网络40G的带宽解决方案,并预留网络资源。同步实施的全省市县广域网改造,彻底解决了市县广域网线路带宽不足、备份线路缺失、IP地址紧张、市县架构缺陷等一揽子突出难点问题。

安全集成,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动态监控”的安全防护体系,严格按照国家信息系统三级等级保护的要求,采用系统分级、安全分域的建设思路,在各网点节点部署多种安全设备,具备入侵检测、授权管理、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多重功能,实现了事前防护、事中监测、事后审计的建设目标。针对云安全和“零日漏洞”等新型安全威胁,构建了一整套的安全态势感知体系,确保数据中心安全运行。

“两地三中心”容灾及基础软硬件系统集成,更是洋湖数据中心的亮点。此前,全省农信社同城灾备中心缺失,灾备环路尚未形成。省农信联社决定毕其功于一役,同时实施“两地三中心”建设,最终建成以洋湖数据中心为生产中心、星沙数据中心为同城灾备中心、北京农信银中心为异地灾备中心的“两地三中心”容灾格局。生产中心与同城灾备中心实现数据同步复制,实现零数据丢失;同城两中心与异地灾备中心进行数据异步复制,三中心采用同/异步灵活转换的复制技术,保障全系统重要金融数据的安全可靠。

三、新系统:为推进支农服务创新提供强大动能

农信社夯实强农之基,洋湖数据中心作为硬件设施处于基础地位,而新一代业务系统作为软件设施起到战略支撑作用。

2017年11月6日,经过连续3个昼夜的紧张奋战,全省农信社新一代业务系统成功上线,并实现稳定运行。

湖南农信原有业务系统建立于2005年,以账户为中心,尽管在推进业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已严重不能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的需要。着眼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服务创新需要,精心打造全新信息科技服务平台,对全省农信社来说尤为迫切和重要。

全省农信社新一代业务系统设计了“一个核心、两条总线”(核心业务系统群和企业服务总线、数据总线),包括108个子系统、3万多个系统参数,核心处理能力由建成以前的400笔/秒提升至2000笔/秒,瞬时峰值达到20000笔/秒,满足日均2500万笔、峰值1亿笔的业务处理需要,为全省42万户企业客户、6053万个人客户提供7×24小时服务。它以客户为中心,具备细分客户和分层服务的功能;以产品为支撑,通过产品参数化和组件化实现快捷方便的产品定制和研发;以流程为准绳,贯彻前、中、后台分离的理念;以服务为驱动,建设多层次立体化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

全省农信社新一代业务系统的上线,实现了对原有系统业务流程、服务功能、管理模式的颠覆式变革,全省农信社信息科技支撑能力因此得到质的提升,信息科技水平跃居全国农信系统前列,成为彻底改变湖南农信科技面貌的标志性工程,将使湖南农信飞得更高更远。

省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李勤介绍,得益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一代业务系统的成功上线,全省农信社今年来支农服务创新明显提速,新产品、新服务亮点纷呈。

——2018年6月28日,湖南农信福祥便民卡手机银行自助放款业务正式上线。

这是我省农信社为客户提供的一项通过手机银行自助办理福祥便民卡贷款发放功能的服务。客户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福祥便民卡前往发卡网点申请开通该业务后,如遇资金需求,无需再亲临网点办理贷款发放业务,只需使用湖南农信手机银行,即可随时随地、自主办理放款业务,能有效为客户解决贷款发放的时限、地域等问题。“这是在省内商业银行中特别是在县域金融服务中,极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一款产品,”一县域农商银行负责人介绍说。

——大额存单、智能存款、理财业务系统于2018年6月21日成功上线。

智能存款(定期型)业务于2018年7月10日在长沙农商银行成功开办,大额存单于2018年9月5日在长沙农商银行、星沙农商银行首发成功,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奠定了基础。截至10月末,各试点行社由大额存单、智能存款业务带动新增客户数5957户,新增存款14.59亿元。

——2018年8月25日,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超级网银”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正式上线。

“超级网银”具备跨行实时转账、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归集等功能,将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便捷性、实时性、零费用”的金融服务。客户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渠道随时随地发起5万元(含)以下的跨行快汇业务,实现资金实时到账。“超级网银”的成功上线,对全省农信社拓展支付方式、改善结算平台、强化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9月21日,湖南农信在常德农商银行试点推出的首款纯线上贷款产品“常德快贷”正式上线。

“常德快贷”依托政务大数据以及银行数据、互联网数据,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对客户进行精准识别、准入和评级授信,客户“零跑路”,实现网上获客、网上审贷、自动风控,开创了我省“普惠金融+政务大数据”的先河,意味着湖南农信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受益于全省农信社新一代业务系统业务处理能力的提升,各地农信社电子银行业务加快发展。截至2018年10月末,全省农信社已超前超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达78.5%,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长8.3个百分点;社保卡激活率达81.7%;今年新增银行卡639万张,发卡总量位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

四、新成效: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全省农信社“科技强社”战略的顺利推进,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农村金融服务。“科技强社”,成为信贷强农的源头活水。

支农支小,全省领跑。截至10月31日,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9120亿元,比年初增加490亿元,增长5.68%;各项贷款余额5290亿元,比年初增加637亿元,增长13.7%。涉农贷款余额3915亿元,比年初增加190亿元,实现了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14亿元,比年初增加236亿元;有余额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27.9万户,同比增加1.9万户,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贷款余额同比增加的目标。全省农信社通过降低利率、减免利息等方式,让利小微企业5.97亿元,通过减免各项费用方式为小微企业减少融资费用1031万元。

石门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易惠贷”产品,重点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涉农企业,单户贷款额度控制在10万元-300万元之间,对于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放宽至1000万元。根据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一般在1年到3年之间,最长可延期至10年。2018年2月27日,石门农商银行为湖南省第一家家庭农场——石门县蒙泉镇潘家铺村丰瑞乐家庭农场发放了期限为1年的“易惠贷”150万元,由湖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免实物抵押、免手续费、免保证金,并享受财政贴息和担保费补贴,综合融资成本仅3.41%。

全省农信社坚守支持“三农”、支持小微、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市场定位不动摇,依托“科技强社”战略的技术支撑,积极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安排部署,采取多项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逐年增大有效信贷投放,我省农信社贷款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破解民营企业“融资的高山”,全省农信社开发运用了循环贷款、便民卡、福民卡、福农卡、POS贷、流量贷、股权贷、运单贷、仓单贷、应收账款贷等80多个特色信贷产品,较好地满足了民营企业融资需求。通过开展“两扫五进”、“访客户、问需求、优服务”等专项活动,持续优化信贷服务,全省农信社建立完善了阳光信贷各项机制,公示了包片信贷客户经理联系方式、信贷产品、办理流程,方便客户业务办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网点审批权限,简化客户办贷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通过续贷、重组等多种方式,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着力解决“贷款贵”问题。

下一步,省农信联社将制定出台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全省农信社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着力提高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聚焦省“百千万”工程、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省20个千亿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瞄准餐饮、零售、电商、合作社等百强企业、示范企业名单,优先支持特色农林企业、制造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园区企业发展,确保500万及1000万以下民营企业客户优先投放,确保每年民企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2/3。

服务乡村振兴,锁定新的目标。11月初,省农信联社出台了《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战略实施意见》。这个《意见》明确提出,全省农信社今后五年将净增加信贷投放2000亿元,到2022年末涉农贷款在贷款总额中占比不低于85%,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提高到55%以上;新的信息科技系统对服务乡村振兴的乘数作用有效发挥,“互联网+农信”、移动金融服务方式得到普及,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快速发展,支农金融服务产品、渠道更加丰富,农信社、农商银行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和作用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进一步得到强化和突出体现。

夯实强农之基,成就立社之本。湖南省农信社“科技强社”战略的新成效,挥写在丰收的三湘大地上,镌刻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图景中。 

 

原文详见《湖南日报》11月26日第16版: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8-11/26/node_216.ht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