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青年员工座谈会,十分感谢单位对我们青年员工的关心和重视,提供了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可以和大家一起相互交流和学习。
我于2017年通过公招以工程管理专业入职益阳农商银行,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内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觉得新鲜、知足和幸运。新鲜,是因为自己人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学生到社会职员,从青涩懵懂到相对成熟。知足,是因为我毕业后没有失业,有了一份旁人十分羡慕的安稳工作,工作地点离自己老家近,还可以方便照顾父母。幸运,是因为能够加入农信系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并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快速成长。
第二个阶段,有了落差、怀疑和迷茫。有落差感,是因为柜台业务繁杂且长时间处于高压紧绷状态,原来银行职员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悠闲和光鲜亮丽。自我怀疑,是因为新到一个网点没有资源人脉基础,面对营销任务只能求助老家的亲戚朋友,有时仍然没办法完成任务、创造价值,让我一度感觉自己可能不适合银行这个“数据至上”的行业。感到迷茫,是因为我的专业与柜员工作实际不对口,而且有些劳务派遣制柜员营销能力、资源储备比我们更有优势,再加上智能科技手段普及,柜员的转岗、分流只是早晚问题。
第三个阶段,感到淡定而又紧迫。淡定,是因为现在我已逐渐适应工作和角色,也明白了金融服务行业的工作本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所肩负的责任。感到紧迫,是因为自己身处当下这种竞争压力大、人才辈出的环境,后浪推前浪,不进则退。
青年员工要想时刻保持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尽可能多的涉猎各学科、各领域知识,只有努力学东西、学技能,才能成长为单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但学习不是盲目地学,而要找准方法:
要找准对象学。一是向前辈学。在柜面业务知识、突发事件处置方面经验丰富,有时一个眼神、一句提醒、一个动作都可能起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作用。二是向管理层学。学会从宏观、全局地角度去谋划,有助于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对于文件制度的理解、工作计划的开展也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身边的同事学。我们处在社会这个群体中,绝不能单打独斗,坐井观天,只满足于熟知自己岗位的知识,而要充分利用平时开会、讨论的机会,多与同事沟通交流,有利于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要抓住机遇学。一是抓住单位各项培训会议。既可以通过系统性学习来充实自己,又可以查找出自身短板。二是抓住互联网、手机学习平台。提升自制力,让娱乐工具变为学习工具。三是抓住各项文体活动。通过参加比赛等活动,提高和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如语言表达、逻辑分析、文章写作能力等。
总之,我们要时刻保持紧迫感,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去学习、提升自己,同时也希望总行搭建更多学习培养青年员工的平台,及时出台一些指导性、纲领性的文件办法,在总行的指引下,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