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活农字,做好农字文章?株洲醴陵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强力推进农户和商户小额贷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发家致富、信用社效益提升。他们的做法具有启示意义。
授信评级 社会监督
该联社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自2007年以来,在信贷营销策略上进行了调整,强力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城镇商户小额贷款,把授信评级当作发展“两小”贷款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的具体实践。一是搭建营销平台。为更好地掌握客户资信情况,联社构建了农户、商户评级授信平台,按村设立评级授信小组,组成人员除信贷员外,农户评级小组还吸纳了熟悉当地情况的村干部代表、社员代表、信贷客户代表参加,商户评级小组邀请了工商部门、个体协会人员参加,确保了公正、快捷选出目标客户。二是设置相应信用等级。农、商户根据资产、诚信状况,将信用等级分为一、二、三级,信用社对三级以上客户均发放信用等级证,实行公开授信。三是发挥组织作用。每年初信用社通过各村(居委会)和商户的个体协会向广大农户、商户发放、收回《信用等级评定表》,有效解决信用社人手不足的难题。四是科学评定等级。在收齐信用等级评定表后,各信用等级评定小组成员集中在一起开会,共同评定农户、商户信用等级,信用社审核后根据客户不同的等级和资产状况,确定授信额度。五是公布评定结果。信用社将评定的客户等级和公开授信额度,在营业场所、各村(居委会)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凭证借款 方便快捷
以前农户和商户申请小额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要向管片信贷员递交借款申请,由信用社主任受理后,再由信贷员上户调查,然后集体讨论审批后发放贷款。特别是在农民春耕季节和商业贸易的旺季,需要资金的客户多,信用社信贷人员少,客户从申请到办结贷款的时间比较长,既延误农时和商机,又很不方便。醴陵联社本着“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方便客户”的经营理念,简化小额贷款手续。今年3月15日至28日,在白兔潭、东富、泗汾、神福港、城区、渌江等11个基层信用社举办“两小”贷款凭证放贷现场示范会。改变过去那种“瞎子摸象”式到处寻找客户的做法,把信用社评级授信、简化小额贷款的流程和阳光信贷方法公布于众,方便广大农、商户贷款,就象计划经济时代凭“布票”可以买到布,凭“粮票”可以买到粮一样:小额贷款凭证放款,随到随贷,方便快捷,足额供应,真正做到贷款象取款一样方便。
目标明确 措施过硬
为了把“两小”贷款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该联社制订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对于开展“两小”贷款工作严格执行“一顶帽子、两笔资金”的强硬措施。“一顶帽子”即对于推进“两小”贷款业务指标不达标和思想观念跟不上的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通过考核,对不达标的信用社主任年中“中途换将”,年末实行末位淘汰;对于不达标的信贷员实行待岗自学,待思想和技能达到联社要求时,再重新考虑工作安排和调整岗位。谁让群众不满意,群众就让谁不乐意。“不变观念就变岗位”不是一句空话,三年来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有8人次因此而调整岗位。“两笔资金”一是对于符合要求的“两小”贷款资金保证足额供应;二是信贷人员的岗位津贴实行每月50%发放到人,50%用于考核,验收合格者补发到位,验收不合格者不予补发。这一新的管理理念在广大信贷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开拓创新 打造品牌
该联社积极开拓创新,打造新的信贷品牌。醴陵信合人饱蘸“农”墨,发扬“背包银行”精神,到村、进户、访企业,掌握实情,细分客户群体,实行差别化服务,根据各个不同层面和不同行业的客户需要,开拓创新了“金农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商宝”商户小额贷款等17个“金”字系列贷款产品,推行了“基金联保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公司+工厂+市场”贷款和应收帐款质押贷款,均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该联社除对客户酌情授予一定信用额度外,还根据各行业的不同特点,引入了农、商户小额贷款的联保机制。由行业管理组织牵头推荐,商户志愿组成贷款联保小组,联社在醴陵金塔水果批发市场、长沙木材经营市场、醴陵清水江瓜果协会开办了联保贷款,联保客户78个,累计发放贷款1400多万元。
创造诚信 优化环境
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会信用观念,优化农村信用环境,该联社积极开展信用村镇建设。广泛利用广播、墙报、专栏以及田间地头的村民小组会议,通过“金融知识下村”、“墟日现场活动”等多渠道传播信用观念。以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为基础,鼓励人人讲信用,争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大力宣扬信用是美德、信用是品牌、信用是财富。近三年来,全市共有74个村(居委会)被评为信用村,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被评为信用乡镇。截止今年2月末,已对17.2万户农户和4903户商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醴陵市作为金融安全区顺利通过了株洲市的验收,使乡风文明、诚实守信成为醴陵广大农村的新风尚。
加大投放 服务三农
近三年来,该联社累计发放“两小”贷款14.6亿元,占贷款累放的48 %,特别是2009年,“两小”贷款发放4.7亿元,比2008年增长31%,是2006年发放“两小”贷款0.57亿元的8.2倍,年末“两小”贷款余额由2006年末的0.88亿元提高到2009年末的5.3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也由8.2%提高到32%。在推进“两小”贷款中,该联社不是把它当作一个单独的信贷产品来推销,而是在对农户、商户的评级授信中充分与客户的资金需求和发展趋势有机结合,充分运用。三年来,醴陵市农村信用社共发放生猪养殖贷款26000万元,支持养猪农户15000多户,建立沼气池的养殖户达8600多户,2万多户农户从中受益,节约生活用能成本1200万元,享受国家沼气惠农补贴1000万元。全市生猪养殖为2500多亩瓜果和经济作物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有机肥料,节约经济作物肥料成本63万元,并且改善和美化了乡村生态环境,到2009年末仍有养殖生猪的贷款户4100多户,养殖贷款余额9500万元。
任重道远 不懈努力
该联社坚持“存款立社讲成本、贷款兴社讲风险、经营强社讲效益”的经营理念,各项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9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2.7亿元,比年初净增7.37亿元,完成上级分配任务的210.57%,存款总量、增量、增幅均居全市金融机构之首;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7亿元,比年初增加3.1亿元,贷款总量和增量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但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醴陵市信用联社将按照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做小、做优、做强”的要求,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创新业务品牌,提高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将信贷投放的重点放在培育和扶持小而优、小而强的客户,稳步推动信贷支农工作向纵深发展,使农村信合之花在农村肥沃的土地上常开不败,并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