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至十月,正是猕猴桃黄金采摘期。走进桑植县上洞街乡双溪村,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架上满是芳香的猕猴桃。果农们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走出果园,扁担在肩头一弯一弯的。远远地看到了姜波,挑着一担果子,嘿嗤嗨嗤的从田埂上走过来。“今天又要发出去10车,排队等着呢”姜波开心的告诉我。看着漫山遍野600多亩猕猴桃园,合作社负责人姜波的内心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姜波从小家境困难,17岁的时候就外出务工。2016年,姜波在一个工地上偶然认识了永顺的欧发明。听欧大哥讲起,自己家有20多亩猕猴桃,每年卖果子收入20多万元。上洞街乡本就盛产野生的猕猴桃,只不过一直没有人去种植。敏锐的他想到自己村里大片的荒山,这是一个很好的产业。于是,他主动向欧大哥请教,并到欧大哥家乡实地考察,决定回乡创业。
猕猴桃又叫羊桃、奇异果、水果之王,口感酸甜,是一种鲜嫩多汁,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成熟的猕猴桃藤结果多,单株产量在100斤以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016年底,姜波租下村里624亩地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猕猴桃产业。2017年1月6日,听说双溪村的姜波在家搞产业,我决定带着信贷员上门去走访。在刚开垦出来的地里,第一次看到了姜波,正在地里种苗子。不善言辞的他,闪闪烁烁的问我,可不可以贷点款给他,翻过年地里搭藤架需要大量资金。从他们夫妻俩那双皴裂的手、厚厚的那一摞挨家挨户签下的租地合同,我看到了他的决心和勇气。经过大家讨论,支行给他贷款5万元,开始了上洞街支行对双溪村猕猴桃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持。
今年是姜波种猕猴桃的第四年,四年来,支行先后给姜波的猕猴桃基地提供50余万元贷款资金支持,截至目前贷款余额10万元。在上洞街支行的支持下,第一批猕猴桃藤已经进入丰产期。姜波的澧水南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了20多名当地留守妇女务工,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猕猴桃150多亩。当前正是猕猴桃采摘旺季,姜波充分利用电商资源,大力拓展电商销售渠道,通过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电商平台及直播带货,将猕猴桃销售到了上海、深圳等地,获得了更大的经营利润。
走进乡麻洛村,一溜平整农田从大坪组、院子岩组延伸至小河组,面积近1500亩,蜿蜒的小河从田边流过过。两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热火朝天的收割,新收割的田畴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弯弯曲曲的小河边,一座厂房拔地而起,向龙生有条不紊的安排大伙将稻谷上房烘烤。“今年收成不错,合作社可算是走上正轨了。”这个土家汉子,爽朗的笑着,脸上散发着宽慰。
因为有着良好的耕种条件和灌溉条件,麻落自古便是周边有名的粮仓。勤劳的麻落人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年轻劳动力不断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年人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千亩良田开始出现抛荒。看着良田日渐荒废,祖祖辈辈生长在这里的村书记向龙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都是上好的良田啊,他心疼。2019年9月,书记向龙生、主任向文高、文书唐国洪一番商议,邀约4户农户联合发起成立桑植县峰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希望通过机械化协作,让村里的大片良田得到有效利用。好事多磨,合作社筹建之初就碰到了巨大的波折,发起之初的7位合伙人因为意见不统一,4人临时退出抽走了40万元筹资,订购的100余万元的农机,出现大量资金缺口不能到位,辛辛苦苦申报的农机合作项目中途搁浅。
了解到麻落村农机合作社出现了波折,支行行长带着客户经理主动找上书记家。厂房建设20万元,烘干机一台11.7万元,收割机一台12.7万,两台25.4万元,804拖拉机7.8万元一台,两台要15.6万元,播种机、喷农药无人机……目前村里雇工的行情插秧精耕300元一亩,收割170元一亩,冬种油菜150元一亩,收割170元一亩,每亩田一年种两季的耕作成本要790元,哪怕合作社每年只负责耕种田地的三分之一,光算劳务收入就有近40万元,3年时间足够回本,客户经理与3名发起人一笔一笔的算账。很快,支行审批通过,向三位发起人每人提供10万元贷款支持。有了贷款资金支持,一台台拖拉机、收割机被顺利的运到麻落村,卸到了峰发合作社的前坪。国庆节第二天,两台804拖拉机开始在肥沃的良田里奔忙,播下了合作社第一季油菜。今年,合作社种植了1058亩优质水稻基地,建成2000平方的优质稻加工产房。
走进上洞街村冒水孔组长弯,漫山遍野都是绿绿的桑树,柔嫩的枝条上,一片片绿油油的桑叶闪烁柔和的光芒。山顶上,一座厂房拔地而起,张明英正给蚕宝宝喂撒桑叶。“今年才开始养第一批,收益1多万元,明年就好了,四月份就可以开始大量养殖了”张明英开心的告诉笔者。听着蚕嚼食桑叶发出的“沙沙”声,张明英的内心里格外踏实。
长弯是冒水孔组的一片荒山,东接沈家坡西至官庄,延绵4个小山丘面积1000多亩,原是生产队时村集体种植的一片果园,后因无人管理荒废,漫山都是茅草,没有一颗成型的树。因为全是草,每年春天桃花开放的季节,因天气干燥的时候,长弯总容易走野火,一直以来,长弯的桃花火成了历届乡政府头疼的不治之症。张明英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年轻时一直在外务工,4年前因父母年迈返乡赡养老人。返乡后,思路活络的他看中了长弯这篇日照时间超长的向阳坡,辗转租赁到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创业是艰难的,他先后尝试了种植蔬菜、水果萝卜、中药材,因为管理技术不到位,很快失败。受到邻村养蚕的发,张明英于是转产,开始种植桑树养蚕。可是连续的失败,他打工的积蓄早已用光,资金成了很大的问题。听说他的情况,支行客户经理主动次找上门,询问他的情况。综合考虑他本人的能力及邻村的成功案例,支行经过慎重审查,向他提供了5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张明英于是顺利的干起了桑蚕产业。
桑蚕又叫家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桑蚕经过22至25天,就能从幼虫长成熟蚕,开始吐丝结茧,一年最多可以养殖8季,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经过一年的发展,张明英承包的长弯桑树渐密,光秃秃的山包上渐渐的泛起了绿意,而桑蚕产业也慢慢的缔结出丰收的茧。
近年来,桑植农商银行上洞街支行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产业扶贫的理念,按照本县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支持地方发展产业项目,做强地方经济力量。在上洞街支行的金融支持下,上洞街乡各村产业蓬勃发展。像双溪村猕猴桃、麻洛农机合作社、上洞街桑蚕基地这样的产业还有很多。双溪村依托现有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打造了澧水南源优质矿泉水、千亩野生莓茶基地;麻落村发展528亩蚕桑种养基地,成立了广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二户坪村种植生姜、猕猴桃和莓茶380亩;二户溪村莓茶蔬菜黄桃290亩;卧云界村发展油茶种植600亩;院子村种植美国山核桃200 亩套种烟叶,建成大型养鸡场一个,常规存栏蛋鸡10000余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