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农商银行:用心服务就要“耐得烦”

点击数: 时间:2021-04-20 作者:李鑫科、谭明 来源:慈利农商银行

“我都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了,怎么办个业务这么慢啊!”

“什么?取个钱还要预约?”

“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听不清,你再说一遍……”

慈利农商银行的“小桂圆们”,经常在柜面服务中遇到这样的情景,被催促、被抱怨、被不理解,遇到的人群越多、事务越忙,对“小桂圆们”来说,所需要的耐心就越多。曾经听一位“小桂圆”说过,“当客户走进来,无非是想要快速的办好业务,满意地走出去,作为一位柜面服务人员,调整好自己的态度,不要被外界所影响,耐烦的给客户做好解释工作,多点耐心,及时解决,那么得到一个微笑,一句谢谢就不会太难。”众多农商“小桂圆们”,正是不断通过长辈的教导、农信精神的传承、广大客户朋友的理解才得以成长。

恰逢广福桥场期,一位老爷爷步履蹒跚地走进广福桥支行营业大厅,柜台前坐定后,双手在口袋里不断的摸索,不一会儿便掏出了八张定期存单。老人拨弄着存单,眉头紧锁,询问当班柜员,“同志,我想转一张定期条子,但我分不清哪张要转,哪张不用转,你帮我看看吧,转出来的利息是多少麻烦告诉我,我再加点凑个整数。”“好的,我帮您看看,您先坐一会。”没有不耐烦,广福桥支行当班柜员接过他手中的存单,发现每张存单金额都不一样,有的几千,有的几万,年限一年、两年、三年都有,到期日也不同。

一边与老人寒暄,一边仔细核对着手中的存单,与老人沟通后才知晓,原来老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视力与记性都差了很多,自己辛苦多年存下的存单,拿在手里,既看不清到期时间,也记不住金额,家离银行又远,来一趟也不方便。可老人心里总惦记着存单是否到期,是否需要转存,却怎么也算不清楚,于是老人干脆趁着赶场把存单一股脑的都带来,寻求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当班柜员将到期日期相近的存单摆放在一起,依次标上序号,并列出一个清单,将清单字体写到最大。清单上明确告诉了老人:某某存单属于“自动转存”不需要跑银行;某某存单属于必须来银行办理手续。要办手续的这一类又详细区分了存单到期时间,并建议老人将某几张存单合并为一张,方便管理,急用钱的时候某一张可以提前支取一部分。最后,广福桥支行当班柜员帮助老人将已到期未办理手续的存单取了出来,加上老人要凑整的零钱,重新存了一年。老人看着手中清晰明了的存款清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 “这下我就放心了,谢谢了,你们真是耐得烦啊!”对于所有银行人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可对于老人来说,却是时常惦记的大事,小事虽小、小事虽杂,但也要耐心对待!

慈利农商银行网点分布县域各乡镇,面对的客户群体中老年居多,需要柜面人员有更多的耐心来服务客户,将我们“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发展愿景渗入到日常工作中,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让百姓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与真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