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农商银行:坚持三个立足 为小微企业“输氧活血”

点击数: 时间:2021-06-04 作者:吉首农商银行 来源:吉首农商银行

       小微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痛点。近几年,吉首农商银行积极推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坚持立足自身定位、政策导向、客户需求,为小微企业“输氧活血”,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截至目前,全行累计为50461户“小个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18.35亿元,涉农贷款达53.1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8.02%;小微企业贷款达21.1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9.25%。

       坚持立足自身定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作为服务地方“三农”、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吉首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立足自身定位,丰富信贷支持手段,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开展抗疫服务、支持复工复产,精心组织“开门红”活动、存贷主业营销劳动竞赛活动,聚焦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该行深刻认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普遍呼声,从已有的客户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上,深入研究和洞察金融业务的发展空间,不断深化构建金融生态、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供给侧改革。自2019年以来,该行以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推进整体转型的战略方向,全面、持续、深化“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并结合后疫情时期特点,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了“党建共创 三结三促”行动,拓宽拓深了全行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吉首农商银行新增走访农(商)户14001户,采集客户信息12090户,新增评级户数8132户,新增授信户数7940户,新增授信额6.77亿元,用信金额5.28亿元,有效贷款客户数达12195户,较年初增加897户。

        坚持立足政策导向,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持续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小微企业”被提及16次,要求“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吉首农商银行严格贯彻落实好国家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精准快速落实政策,明确两项工作目标:一是对于2021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按照“应延尽延”要求进行延期。二是围绕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发放率低问题,以开展“党建共创、三结三促”大走访行动为契机,对走访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宣讲普惠小微金融政策,分类施策服务。自去年3月开始,该行向人民银行申请3.2亿元支小再贷款且均已完成发放,对有需求的企业“应贷尽贷”“应贷快贷”。始终坚持“能让利率、不让市场”的营销理念,结合客户经营风险、诚信程度、信贷产品等逐步实行差别化利率政策,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吉首农商银行共为企业让利101.35万元,涉及92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坚持立足客户需求,丰富信贷产品体系

       当前中国金融机构技术能力不断发生革命性变革,但真正要做好金融服务,最要紧的是始终把客户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吉首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客户需求,树立“一切服务以客户体验好不好为标准”的导向,充分发挥该行“小快灵”的优势,针对不同群体的信贷需求,创新多种信贷产品,把金融服务送进千家万户。针对普惠金融客户“短、小、频、急”以及抵押物少等融资特点,通过细分客户,细化产品,推出福祥系列信贷产品。针对农户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大额贷款担保难特点,与湖南省农信担公司合作,推出了“农担贷”。目前共发放农担贷19笔1538万元。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融资难特点,与州双创中心合作,推出了“双创贷”,当前共发放39笔2885万元。

       关山万里,初心如磐。接下来,吉首农商银行将继续突出“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工作重点,持续开展“党建共创、三结三促”行动,充分发挥联合单位党建引领作用和信息资源、客户、产品、服务等优势,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金融服务供需匹配的精准度,坚持将外部宏观形势与内部微观战略有机结合,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