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农商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获市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点击数: 时间:2021-07-05 作者:周蓓 来源:常德农商银行

7月1日,常德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尹正锡在常德农商银行呈报的《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卓有成效,继续发力。

近年来,常德农商银行把发展高质量普惠金融作为工作主线,坚守“支农支小支微、专注服务本土”的战略定位,下沉工作重心、聚焦实体经济、创新服务手段,着力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坚守定位,下沉服务重心。自2019年“党建共创、金融普惠”专项行动全面启动到今年来深入推进,该行42家支行行长、170多名客户经理全面融入基层“微网格”,与基层干部共同开展党建工作,参与地方治理,宣讲金融知识,回应群众诉求,搭建了和基层干部群众之间互动更加紧密、信任更加亲厚、服务更加多元的工作格局。同时今年全面铺开无感化整村授信工作,按照“规范化组织、无感化评价、差异化授信、排除法筛查、标准化导入、模块化风控、常态化签约、整体性推进”的思路,在所辖382个村(居)全面推进,农户“一次也不跑”便获得3-1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线上签约后可通过手机银行随时用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的金融助力。

聚焦实体,加大服务力度。一是强化农村金融信贷支撑。该行保持涉农贷款持续增长,着重在支持农民增收致富、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等方面加大信贷投入。二是大力支持抗疫复产。自疫情发生后,严格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先后为528家小微企业办理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对政府防疫名单重点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客户直接减免利息,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下调32个BP;充分运用央行货币信贷政策,将再贷款等政策红利充分向小微客户传导。2020年以来累计投放复工复产贷款67.04亿元。三是主动对接市场主体,为企业纾困解难。认真开展“百行进万企”“行长结对服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本地优势产业链”等专项行动,采取“一对一”上门服务方式,瞄准企业需求疏堵点、解难点、纾痛点。去年来累计上门对接中小微企业623家,取得了积极成效。四是加强对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对困难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和班子包户走访,采取灵活方式,一企一策落实帮扶措施。去年来累计化解困难企业贷款风险14户,金额4.52亿元。

创新驱动,拓展服务手段。一是线上化、自助化、智能化服务更加便捷。常德快贷不断升级优化,授信客户达到5.64万户,授信金额64亿元,用信余额26.21亿元,“乡村振兴系列贷”即将登陆常德快贷平台;在常德金融超市上线8个信贷产品,目前服务企业客户33户;布放433台助农服务机具、20套智慧柜员机,上线了“金融背夹”,金融服务更加亲民便民。二是“普惠系”信贷产品更加丰富。去年来相继推出了农村居民和农村市场主体适用的乡村振兴系列贷、“美丽乡村”政银担贷,城乡居民和个体创业者适用的“小微快贷”、创业小贷、美青梦想贷、汽车消费贷,民营小微企业适用的小微企业便民卡、经营性物业贷、园区担保贷、工业厂房按揭贷等,有效破解了市场主体融资难题。累计为258名创业者发放“创业小贷”3535万元,贷款余额3105万元;为河家坪产业园、常德表面处理产业园分别授信2000万元,为河家坪产业园内4家轻资产企业发放园区担保贷款4笔、金额合计500万元。三是场景化服务平台更接地气。今年初启动了“福祥·惠生活”积分商城建设工作,现已吸纳600多家本地商户入驻,计划7月中旬正式上线。该平台是以积分为桥梁,建立本地消费场景与金融业务的链接通路,旨在培育“小微商户+消费者+银行”多方共赢的消费生态,在给市民带来优良消费体验的同时,拉动消费经济、推动消费提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