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办事处:践行金融为民动力源,当好金融服务排头兵

点击数: 时间:2021-07-22 作者:李利 来源:娄底办事处

今年以来,娄底农信系统以贯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为主旋律,以服务“三农”和支持实体经济为信贷投放主攻点,全力满足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各个环节和各类金融主体的金融需求。至六月末,全市农商银行各项贷款净增37.40亿元,同比增加10.1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26.26亿元,比年初增加17.41亿元,增速8.3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9.12亿元,比年初增加13.59亿元,增速8.74%,以占娄底市金融同业24.88%的资金来源,共发放了50%以上的涉农贷款,为全市“三农”事业发展贡献了金融“硬核”力量。

加强政银合作。娄底农信系统始终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外在金融使命与内在发展需求的融合点,突出银政合作的关键优势,推动更多金融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持续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在与娄底市政府签订《深化金融服务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办事处组织各行制定了结合自身实际的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及普惠金融专项规划,明确了每个阶段的涉农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规模、比重以及增速,将金融服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格局、乡村振兴大战略和乡村基层治理大体系中。涟源农商银行与涟源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6家中小微企业签订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意向贷款协议》,现场签约2.81亿元。该行切实加大了普惠金融力度,与湄江镇政府、朱岩社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广整村授信,持续引入信贷活水,最大程度满足农户生产生活及致富增收需求。新化农商银行瞄准新化县工业原地倍增计划,加强与政府经济部门的联系,及时关注招商引资项目信息,支持辖内中小型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民营企业和成熟期的中小微企业。至6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83.34亿元,较年初净增6.11亿元。冷水江农商银行积极推动当地信用体系建设,该行通过派驻71名金融村官,在全市创建信用村20个,累计建立信用档案、评定信用农户8864户。今年以来,该行金融村官入户发放金融宣传手册5000余份,解决群众金融疑问1000余个。

扎实开展走访。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切实加强提质增效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攻坚克难意识,持续加大“党建共创、金融普惠”行动走访力度,冷水江农商银行开展“奋战百天、决胜全年”信贷营销活动,新化农商银行开展关于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专项行动,涟源农商银行开展“增户拓面,惠农助商”专项竞赛,将金融助力复工复产、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党建共创、金融普惠”、“暖春行动”和“信贷支持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发展”工作有机融合,提高了走访工作成效。至6月末,全市净增贷款客户13245户,拓户增效成果显著。双峰农商银行通过与县经开区、三塘铺镇进行调研走访,上半年,已结对走访企业47家、贷款金额2.56亿元,其中包括对接湖南东华杭萧钢构有限公司、双峰县永丰酱业有限公司2家政府推送名单企业,贷款金额0.5亿元。

丰富信贷产品。围绕“产业振兴”,抓“差异化、个体化”创新,全市农商银行为客户量身定制“乡村振兴贷”、“致富贷”、“湘女贷”、“园区贷”、“农机贷”、“老乡贷”等系列产品30余个,针对性地推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便民卡等信贷产品。与省农担、市担保公司合作,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有效担保的问题。同时,利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性工具,解决融资贵问题,为县域特色拳头产业引领乡村振兴提供坚定金融支持,将产业项目合力打造成为亮点品牌,增强地方特色产业底色。双峰农商银行积极探索“银行+龙头企业+优质项目+农户”的金融服务模式,推出“农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累放“农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98亿元,并适时出台福祥“小优贷”产品,在优惠利率基础上执行首贷优惠活动,至6月末,该行共办理“小优贷”2528户,合同金额2.27亿元。新化农商银行向“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倾斜,做好做活“小”字文章。在贷款投放上,通过采取农户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方式,信贷支持家庭农场、农家乐等300多家,极力满足不同层面的贷款户需求。  

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研发结算程序,在全市大力推广“移动营销”与“福祥e贷”等信息科技系统,将信贷业务由传统的线下向线上迁徙,客户经理在入户走访时可现场进行客户信息采集、评级授信、征信查询、贷款发放全套流程,客户足不出户便能获得贷款资金,极大提升了“三农”金融服务的深度、宽度和广度。今年以来,全市农商银行累计通过“移动营销”系统办理业务3610笔,金额35261 万元,签约合同客户3326户,金额24681万元;通过“福祥e贷”系统办理业务 2567笔,签约2445户,累计发放贷款2404户,金额55051万元,用信余额33712万元。

实行利率让利。为进一步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市农商银行系统下沉服务重心,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适当下调贷款利率,较上年同期降低0.33个百分点,减少贷款利息收入0.32亿元。加强“首贷户”拓展,对首贷客户贷款实行利率让利,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得到巩固。新化农商银行通过采取信贷批发的方式,对所在单位与该行签订工资代发协议或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小微企业客户,贷款利率最低执行至4.32%。双峰农商银行针对2020年运用支小再贷款发放的相关贷款,在政策到期后,统一下浮执行利率等优惠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向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倾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开设金融集市。各行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创新宣传与营销方式,主动走进农户、商户、商圈、社区和企业,广泛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开办金融夜市等活动,安排专人定期送金融服务上门,为村民们做好政策解读、业务办理、服务衍生,加速推进村民去单换卡、社保卡激活等相关业务工作,以实际行动把金融服务送进千家万户。双峰农商银行通过组建金融知识宣传护卫队,结合乡村文化旅游节、油菜花节、芍药花节等大型活动,积极开展普惠金融宣传,跟进金融产品服务,有力推动业务发展和社会服务深度融合。7月初,该行新上线“福祥.惠生活”积分商城,通过与本地百家实力商户联合开展异业联盟的方式,组织全体员工开设金融地摊,宣传客户积分权益,实现了平台一经上线5天,注册人数突破5万,一举成为双峰具有影响力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广布“福祥E站”。办事处组织全市农商银行高标准建设助农贷款服务站、金融扶贫服务站和电商服务站,实现“三站整合,三网互动”,通过对全市358个站点升级改造和提质增容拓效,渠道网络建设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农商银行大力开展“福祥e站”工程建设,推动助农取款、电子支付结算等农村金融服务点入驻村党群服务中心,计划全年设立行政村建站696个,社区建站115个,并将福祥E站打造成为深化普惠金融的有效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融入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有效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