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里的农商行

点击数: 时间:2021-07-27 作者:卢金 来源:安化农商银行

那天,是一个雨后的早晨,路边的草里,正拱出着蘑菇,潮湿的石头上,正生长着苔藓。这一天,我从远方向你奔赴而来,来到这家小县城里的农商行。我翻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看着那蜿蜒的山路,就像走在一条开满桃花的路上,云蒸霞蔚,前途似锦。

那时的我,看着小县城里的农商行,觉得你很渺小。而如今,岁月如流,通过与你两年多的朝夕相处,我在热闹的大厅里、在乡间的小道上、在纵横的田坎间、在清澈的溪水旁、在农户的诉说里,感受着你的伟大与担当、博大与普惠,让我重新遇见并认识了你。

小县城里的农商行,是有担当的银行。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你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圆了无数青年学习的大学梦。你结队帮扶安化大山里的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在扶贫贷款,帮助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你捐赠爱心基金,对于疫情防控,你启动特事特办疫情防控信贷的绿色通道,为医药公司增加500万元的授信额度,雪中送炭,解决了客户采购药品的燃眉之急。你为支持安化文艺事业的发展,六年来,不断冠名各种文艺表演活动。在你冠名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唱比赛中,我第一次听到社会人士称赞你,“安化农商银行真是一个有担当、有温度的银行。”那一刻,我低头看向我胸前的工号牌,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

小县城里的农商行,是很博大的银行。无论是改制前的信用社,还是改制后的农商行,风雨六载,你依旧坚守着这片农村金融的土地,守护着那乡间村落的云雾起伏。一代又一代的农商人,凭借的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寒来暑往,用清晨的露水、身上的汗水、脚下的泥水,践行着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的美好愿景。从以前一分一厘的为农户管好钱袋子,到现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农村,工作的内容形式一直在变,但你服务三农的博大胸襟却一直未变。,用那一笔笔助农贷款,托起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成就了一代年轻人的梦想。

曾记得一个盛夏的傍晚,与支行行长一起去贷款客户家中进行贷后检查时,贷款客户的一席话让我记忆颇深。“信用社真的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银行,只有信用社不嫌我是个农村人,没资产、没人脉,仅凭借一纸征信就帮助我。没有信用社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这样美好的日子。”是啊,四年来,客户凭借着最初到信用社借的三万元农户贷款,发展起家,到后来,又凭借着20万元的便民卡,如今的福祥E贷,从一个小小的经销商,变成了如今的总代理,说起信用社,他一词一句满满的都是感激。望着客户家旁那一藤鲜绿的葫芦瓜,我不禁联想,我们与客户,就像那一藤葫芦瓜一样。农村金融就是藤下的沃土,而那一枝硕壮的藤干,就是我们农商银行,藤下的每一只葫芦瓜,就是我们服务的客户。无论葫芦瓜的肥瘦、丑美、鲜老,只要藤下的瓜有需要,我们都会将沃土里的营养输送到每一个葫芦瓜中。

小县城里的农商行,是很普惠的银行。你作为一家注册在地方、立足在地方、发展在地方、贡献在地方的本土金融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你也在不断的变革发展,不断拓宽着普惠金融的辐射面积。为解决偏远村落居民出门难、业务办理难的问题,你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出台四大工程,接力“个十百千万支农惠民行动”,要求客户经理每月驻村走访不少于10天,在全县行政村投放助农终端机具一百余台,让偏远农户享受不出村的金融体验服务。同时你也督促着我们每位员工重拾“背包精神”,走村串巷,进村入户,耐心的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将线上宣传与线下走访相结合起来,让普惠金融成为我们连结农村、联系农民感情的纽带。

2021年,你进一步革新自己业务办理的技术,以“白名单”、“福祥E贷”为契机。通过线上业务的办理,让农户少跑路、不跑路、得实惠,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在普惠金融走访过程中,信息采集在田间、评级授信在田间、贷款用信办理在田间。你让不少农户这样评价:“信用社下来采集信息,现场审批通过,不用交材料,不用签字,比以前方便多了。”“贷款用的时候才收利息,不用不收,很划算。”

从之前贷款申请材料的繁琐复杂,到现在“白名单”“福祥E贷”的无纸化、线上化;从原来申请贷款到放贷需要5-7天左右,到现在最快仅需要六分钟左右;从原来等客上门,到现在重拾“背包精神”“三水精神”,种种这些,都是你在普惠金融的大道上,所留下的足迹。

作为一家小县城里的农商行,你虽小,但有担当。因为你的温度与大爱、你的奉献与担当,吸引着我从一个农信文化的旁观者、过路人,转变为如今的参与者、传承人;你虽小,但很博大。风雨六载,你依旧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与本色,助农助小助微;你虽小,但很普惠。在每一个偏远的乡镇,都有你的身影。在每一个偏僻的村落,都有你的足迹。作为你的一名员工,能够在自己家乡的热土上贡献青春,让我感到无比的荣幸、自豪与满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