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汉寿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做强信贷主业,不断厚植发展优势、创新信贷产品、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在贷款营销中做大规模,调优结构,有效促进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7月以来,共营销信贷客户1191户、用信2171万元。
一、围绕难点发力,找准信贷营销“突破口”
今年,围绕解决客户经理“惧贷”“惜贷”的问题,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着力提升全员外拓营销意识。一是完善制度保障。出台尽职免责制度,优化绩效考核,对《信贷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完善,提升信贷客户经理考核分值,强化等级管理运用,将评定结果与经济奖惩、与干部的提拔任用、与组织处理结合起来,着重引导客户经理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竞争意识。二是开展专项活动。7月以来,开展信贷“增户扩面”集中营销活动。在行业竞争压力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扎根农村、人熟地熟等优势,持续深化常态化普惠走访,提升信贷基础客户拓展实效。切实做好客户拓展工作复盘,总结活动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全员营销能力,同时,大力表彰先进典型支行和个人,增强全员拓客营销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突出鞭策激励。重点落实“常督办”机制,下达硬命令、执行死任务,已对信贷营销排名后3位支行进行集中约谈,对1名支行行长给予免职处理;将龙阳支行作为试点行,设立英雄榜、业绩单和文化墙,每周公布客户经理业绩排名,营造争先创优竞争氛围,全面调动信贷营销积极性。
二、紧扣亮点特色,用好创新服务“助推器”
一是擦亮线上服务名片。加大“常德快贷”推广力度,创新推出“福祥e贷-存单质押贷”产品,利用“普惠金融信贷移动营销系统”,积极探索“线上办贷”新模式,畅通线上放贷“直通车”;同时,利用“金融背夹”实时开卡,免除客户柜面办理的困扰,提升客户办贷体验感。二是打造线下服务口碑。以小额农贷、小额商贷、小微企业贷三大传统授信产品为依托,用好“乡村振兴系列贷”“惠农担系列贷”等产品;结合“整村授信”和“增户扩面”活动,开展全员走访营销,积极对接客户需求,探索精准营销新路子;优化服务方式,适当下放支行授信审批权限,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三、聚焦重点攻坚,按下营销获客“增速键”
一是瞄准三类客户群体。紧扣特色产业,根据辖内产业特色等情况,锁定目标客群,实行“名单制”管理,在授信额度和办结效率上,切合市场实情和客户需求。如大杨分理处以“乡村振兴·蔬菜贷”为抓手,着力激活围堤湖蔬菜产业,7月以来,发放蔬菜贷26笔、金额350万元、用信180万元,有效缓解了当地菜农、种植大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锁定重点名单,借助“金融三员”力量,严格管控整村授信“一级客户”名单,确保贷款放得准、放得快、放得稳。如洋淘湖支行通过加强与客户互动,切实了解客户融资需求,确保实现“一级客户”用信率达100%。紧盯优质客群,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延伸服务范围,通过“老乡带老乡、客户带客户、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集约式营销。如蒋家嘴支行通过深化“银校”“银医”“银商”合作,紧贴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达到突破“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成效。
二是做实三项营销活动。开展错时营销,针对农户早出晚归生活习惯,大力推进“党建+金融夜校”活动,积极解决客户金融需求;针对辖内沿街商户、公职人员,明确走访入户时间、走访人员、宣传模板等“规定动作”,推动基础客户向有贷客户有效转变。开展错层营销,以抢占公职人员、商户、农村“三大市场”为切入点,通过“常德快贷”对事业单位进行上门覆盖式营销;加大商户回访营销力度,落实网格内定员、定岗、定责;逐村开展“整村授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满足用信需求。开展整合营销,全面整合“四张清单”客户资源,进行全面走访和建档,实现分户管户、分层管户精准营销。同时,发展集团VIP客户,建立客户白名单,实现客户线上申请、签约、放款全流程自主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