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农商银行围绕提质增效目标,聚焦“成本账”和“利润账”,增强算细账意识,调整优化绩效考核方案,突出绩效考核重点,补短板强弱项。8月份,该行组织绩效考核团队,利用晚上的时间深入各基层网点开展了14场绩效考核宣讲,提取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数据明算账,从绩效考核的目标、框架、对象、方式、绩效工资的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答疑解惑,帮助员工理清个人业绩与机构业绩的关系、存量业绩与增量业绩的关系、存量维护与绩效扣罚的关系,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引领员工实现“三个观念”转变,达到算细账增动能的目的。
一是细算“成本账”,实现“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的转变。通过组织各条线算资金成本账、风险成本账、发展成本账,澄清底子,让员工清楚的了解存款结构不优,付息成本比较高,存贷利差收窄;贷款到期收回,关注类贷款管控,表内外不良贷款清收;存贷款基础客户的维护和拓展等方面的工作是当前的短板和弱项。该行针对短板和弱项工作,进一步调整绩效考核则重点,加大对低成本资金、存量价值客户维护、贷款到期收回率、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等方面的考核权重;注重电子银行业务质量考核,侧重考核手机银行有效户、福祥e支付活跃户、信用卡活卡率等方面的考核;加大对形成关注类和不良贷款的扣罚力度,增加形成关注类扣罚5%,不良扣罚比例由原来的3.6%调整到10%,按照管户和包收责任人2:8的比例分摊扣罚,通过调整短板弱项工作的考核力度,引领员工突出工作重点,精准施策,从而实现“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的转变。
二是细算“利润帐”,实现“领工资”向“赚工资”转变。通过分析绩效考核系统上线前后机构、岗位、人员的工资情况,员工清楚的了解到绩效考核系统上线前同一机构同一岗位的绩效工资差距最大只有300多元每月,不同机构同一岗位的绩效工资差距最大也只有800多元每月;绩效考核系统上线后同一机构同一岗位的绩效工资差距最大达到了1200多元每月,不同机构同一岗位的绩效工资差距最高达到了4500多元每月,该行在绩效工资的计发已经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实现了向“多劳多得”转变,员工的绩效工资的高低与机构业绩和自身业绩的好坏密切相关,工资是靠自己“赚”的观念逐步形成。
三是优化“考核项”,实现“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强化绩效考核内容,细化各岗位的绩效工资的构成,明确各岗位存量存贷款客户维护、模拟利润、存量维护扣罚等绩效工资计算方式和增量存贷款及电子银行业务业绩的绩效工资计算方式。在宣讲中逐条逐项向员工讲解存量存贷款客户维护技巧方法和主动营销存贷款及电子银行业务新增业绩的技能,让员工们深刻领悟从“坐商”向“行商”转变主动营销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各机构制定各自的目标管控考核办法,根据目标管控考核情况对各自的虚拟行员绩效部分进行二次分配,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目的,充分调动员工主动性,激增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观念转变,营造“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性竞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