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的乡村振兴

点击数: 时间:2021-09-30 作者:卢金 来源:安化农商银行

晨光熹微,刚苏醒的乡间田野正在舒展筋骨,即将开启又一天的劳作;日上三竿,勤劳的农人揩净头上的汗水,望着碧绿的稻禾,盘算着未来的收获;晚霞满天,放学后的娃娃们归来,在紫红霞光铺满的水泥路上,尽情的奔跑,一旁河岸堤上五彩的灯光,让日落而息的乡村,别有一般风味。

百年建党历史征程,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大山深处的安化,同样的一天,有着不同的色彩。我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每一天,我都看见那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千里良田生机勃勃,农家土屋旧貌换新颜,村民致富喜上眉梢,是我眼里看见的乡村振兴。如果说乡村建设是一首情意浓浓的小诗,那么它诉说的,便是数年来“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在这首小诗里,有着小溪潺潺、粉墙黛瓦,有着绿草茵茵、蓝天白云,有着锦绣田园、梅山风情,更有着我们所向往的诗和远方。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安化山民的努力下,在乡村振兴的引领下,大山里的乡村,正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村头的葡萄庄园

清晨,当太阳还没升起来以前,远方的森林、山峦,以及被群山所环绕的那一小片平川,在河流哗啦声的陪伴下,全都隐没在浓郁的雾色之中。村头的葡萄藤,也都在贪婪的吸吮露水,只盼竭力成长,那奋发向上的藤枝,都想着在绿树成荫的盛夏,结出硕果累累的果实。

茫茫的雾色里,有一位老汉正在弓着腰,在葡萄藤下除草忙碌着,因手臂摆动幅度小,老汉的衣裳袖口上,沾了不少新鲜的泥土,腿上的裤脚,也被清晨的甘露打得湿淋淋。这位老汉,就是我们信用社的老熟人——建军叔。建军叔年轻时,刚走出学校的大门,就去工地上打工学艺,后来自己当了工头。2017年,建军叔开始转行种植水果,一是因为当地农村的房子改扩建得差不多了,生意少;二是因为自己上了年纪,干不动了,家中也还有老人要赡养,便在村头置起了葡萄庄园。

刚开始的建军叔,心里很犯怵,自己既缺少技术,又没有资金,不知道从何下手。了解到这一情况,作为结对帮扶的新桥支行伍行长,带着资料主动到建军叔家,为他办理了五万元的低息扶贫贷款,帮助他作为启动资金,流转土地,购置葡萄苗。刚开始第一年,建军叔家的红宝石葡萄,就实现了大丰收。看到能赚钱,不少乡亲就来找建军叔请教技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建军叔带头成立了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而如今,每当葡萄丰收之际,建军叔都会拿着大把大把的货款,存到信用社,并带着些许葡萄,笑嘻嘻的向我们说:“这就是幸福生活的味道。”

荒山秃山变茶园

夜晚的张书记家格外热闹,里里外外围坐着村民,都在张支书家,商讨村里如何更好的发展油茶产业,变荒山为绿山。

村里的张支书,是一位尽职奉献的村支书,为改变乡里居民落后贫困的情况,他总是前后奔走,为村民们联系就近的工厂,安排他们外出务工就业。但这么多年下来,出去了一批人,也回来了一批人,但村里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完整的改变,村里也没有像样的产业,部分乡亲家中依旧很贫困。

当得知政府推广油树茶苗时,张支书迅速组织有意向的村民商讨,决定把村里的6900亩荒山都种上油茶树,作为村里的集体产业。有了产业,村里的村民不出远门就有活干、有钱挣。每天在荒山上、油茶基地里,都有120余个工人,全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天工资从100到200元不等。通过油茶树的种植,平均下来每个贫困户家年均增收1万多元。

望着那远远近近,令人肃穆的、层次分明的、浓浓淡淡的、深深浅浅的绿色,张书记不禁感慨道;“从无人问津的荒山秃山到初见端倪的油茶基地,就像母亲孕育儿女一样,满怀着希望,充满着信心。”

村民身边的银行

为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安化农商银行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触角,在各行政村委投放助农终端机,让农户实现办理综合金融业务不出村,切实打通乡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用实际行动实现“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这一美好愿景。

新桥村村委大楼刚开门,村委干事刘群英刘姐,还没来得及将助农终端机接上电源,就见隔壁的王奶奶,带着袖套,满手油腻的走了进来,干裂的手指,指甲缝里还留着些许乌黑的锅灰,想必是刚点燃灶台里的生火。听王奶奶说,正在生火的她,刚一听到村委操场的大铁门,传出吱呀的开门声,她就急忙在锅里添了一瓢冷水,带上儿子、儿媳的身份证走了过来,劈里啪啦地连忙说道:“昨天村干部发通知说,今年社保医保的缴费截至时间快到了,怕吃完饭洗完碗以后,不耽误下地干活的功夫,所以赶早估摸着一开门就过来了,没想到如今村委的一台小机子,就能帮我们代缴医保社保,我们的生活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都证明着如今的乡村,交通更便利了,办事更便捷了,物流更快速了,马路更宽阔了,河道更清澈了,山林更翠绿了,路灯架起来了,农民富起来了,路边的花儿也开了,散步的人也多起来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们能看见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我作为湖南农信的一份子,在安化大山里所看见的美丽乡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