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人们开始习惯更为简便的支付方式,社会上也出现了个别商户以“电子支付”为由拒收现金的现象。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也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尤其是给不会使用手机支付的老年人群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关于持续做好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的要求,使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日常支付方式上拥有自主选择权,长沙农商银行汉城支行积极响应总行和浏阳河支行号召,组织网点工作人员“进村、进市场”开展形式多样的现金服务专项宣传活动,全面打响“人民币现金服务”保卫战,努力在当地营造安全、高效、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
打好网点常规宣传“阵地战”
除了在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整治拒收人民币相关宣传 标语、在网点大厅醒目位置摆放宣传折页和海报,对前来办 理业务的客户,汉城支行大堂经理会主动对接,根据客流量 不定期开展厅堂沙龙宣讲,向客户讲解人民币现金流通的相关规定,对客户进行现场答疑,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到自身合法权益。截至今年6月末,汉城支行一共开展拒收人民币专题厅堂沙龙宣讲 12 场,参与人数合计 210 余人次。
打好市场普法宣传“游击战”
汉城支行地处中南地区最大的“菜篮子”—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内,有很多前来市场采购的菜商们仍保持着现金支付的习惯。为了帮助市场内商户树立“法定货币拒收违法”的法治观念,汉城支行在市场内多次开展抵制拒收人民币的宣传活动,工作人员游走在繁忙的市场小巷,挨家挨户向商户们普及人民币相关知识。截至6月末,累计走访商户530余户,发放宣传折页800余份。在宣传走访过程中,商户和村民们纷纷表达了对此类活动的肯定,“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我再也不会因为支付现金而感到不好意思了,用现金支付是我们的权利!”经常来海吉星市场进菜的刘老板自信地说到。
打好乡村联动宣传“堡垒战”
汉城支行依托辖内“福祥e站”的宣传堡垒作用,将宣传阵地延伸至村组,金融村官在走访过程中,通过现场发放宣传折页和讲解答疑等方式,帮助村民树立“使用现金支付是公民的合法权利,接受现金支付是公民的法定义务”的法 律意识,为当地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献出金融力量。截至今年6月末,汉城支行金融村官累计在辖内“福祥e站”开展专题宣讲沙龙4场,下乡走访村民360余户,发放宣传折页500余份。
后续汉城支行会将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宣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加强“阵地战”、“游击战”、“堡垒战”的宣传力度,三个“战场”形成合力,切实为当地营造一个安全、高效、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