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术语有三:“本手,妙手,俗手”,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可见棋盘“纵横”间,正是乡村振兴发展路。
乡村振兴,金融先行。多年来,株洲农商银行紧跟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优势,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做深做透支农市场。通过强“本手”、显“妙手”、避“俗手”工作思路,持续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能,努力书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99.6%的客户是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贷款,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0.1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71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13亿。
聚焦主业强“本手”
“本手”是强调掌握基本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中强“本手”?看似简单,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株洲农商银行“因农而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不断探索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取得了新的突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株洲农商银行锚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定位,不断深化银政联动,创新合作新模式。与株洲市乡村振兴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发展、保障安居工程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今年3月,湖南朱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将农业生产设备作为抵押向该行申请贷款,在线上办理动产抵押登记手续当天,就拿到了300万元的动产抵押贷款,“农商银行政策灵活,办事效率高,切实解决了我们企业春耕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湖南朱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说道。该行还主动对接石峰区的九郎山、荷塘区的仙庾镇等特色农业旅游区以及天元区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支持了云田花木公司、石三门公司、欧雅龙实业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助推地方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
人才筑基,提升效能。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人才的智力支持,为构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该行成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领导小组,新设乡村振兴部,负责制定全行涉农贷款及普惠型涉农贷款计划;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员工薪酬向一线岗位、向涉农和小微贷款发放倾斜;在员工晋升上,优选综合素质强、讲奉献、和农民打成一片的员工,突出务实干事的用人导向,全力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金融队伍。
科技赋能显“妙手”
“妙手”建立在“本手”的基础上,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是应对变局的宕开一笔。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发布,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独列出来,赋予了银行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因“三农”而生,践行普惠使命。株洲农商银行打破传统物理网点的空间限制,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将数字化金融服务送到乡村田野,打通乡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荷塘区养殖户陈师傅家,一个狭窄的长廊里400多只大大小小的羊挤得“咩咩”直叫,羊舍急需扩建,自己又抽不开身,扩建资金从哪里筹集?正当陈师傅一筹莫展之际,株洲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为陈师傅推荐了“株洲快贷”。在银行工作人员指点下,陈师傅拿出手机按步骤操作,几分钟后,20万元的贷款就顺利到了自己账上。2020年,“株洲快贷”成功上线,依托政务大数据以及银行数据、互联网数据,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线上全流程自助贷款,有效解决农户、合作社等客户因抵押物不足而无法贷款的困境。截至2022年6月末,“株洲快贷”累计发起申请59010笔,累计用信14517户,累计用信金额22.71亿元。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株洲快贷的推出仅仅是株洲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践行普惠金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还推出福祥乡村振兴系列主题金融产品,包括“福祥乡村振兴卡”“祥林权抵押贷”“福祥乡村振兴e贷”等16个信贷产品。为了提高服务效能,该行还全面推广了普惠金融信贷移动营销系统、“普惠帮手”、移动银行等移动展业工具,客户经理带着一台平板电脑就可以上门为村民们办理信贷业务,通过科技赋能,真正将为“农”服务进行到底。
重心下沉避“俗手”
“俗手”通常意思就是笨棋,看似合理、其实受损。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棋盘”上,如果“本手”是稳扎稳打,“妙手”是精准发力,那么“俗手”就是不重基础、好高骛远。乡村振兴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因此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能抱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必须重心下沉,久久为功。
把握优势,精准施策。株洲农商银行充分利用营业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实现了全市主要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与辖内乡镇(街道)党委签订协议27份,与行政村(社区)签订协议253份,覆盖率达100%。此外,该行共计建设村部“福祥e站”48个,并通过“福祥e站”积极开展整村授信以及信用镇(办事处)、信用村(社区)、信用户(企业)培育,将“福祥e站”金融服务人员发展成金融联络员,进一步激活农村金融活力。截至6月末,该行共有39家营业网点,104个福祥E站和助农服务站,通过“福祥e站”建设发展“金融三员”15名,外部客户经理25名。将金融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家门口”。
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在全力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株洲农商银行还自觉承担起“普之城乡、惠之百姓”的社会责任,在脱贫帮扶和金融知识宣传上持续发力。该行通过小额信贷政策为贫困户发放贷款,有力促进了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除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外,该行联点客户经理还通过开展“党建共创,金融普惠”工作、联合村支两委走访、朋友圈带货等方式,助推金融支持消费扶贫发展。今年1月,该行在全辖组织开展“新春第一暖,圆梦微心愿”公益活动,爱心志愿者通过上门走访慰问方式,帮助50个特殊群体,达成50个新年微心愿,面对面的传递农信温度。
合规经营,行稳致远。如果没有以合规经营为前提,很容易导致本手未成,反落俗手。株洲农商银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合规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合规管理的要求融入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和每个环节,开展常态化的内控检查排查和内部控制评价,不断增强员工的规矩意识、风险意识和底线意识。成立五年来,该行稽核审计部门组织开展各类专项审计80余项,经济责任审计482人次,发现问题992个,下发整改通知书292份,将合规意识深植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流程各环节,有力促进了依法合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