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金鸡洞村经济合作社基本账户由其他银行迁移至慈利农商银行金岩支行。这是首个落户在慈利农商银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账户。当天,慈利农商银行金岩支行为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授信200万元,支持该村的产业发展。
在账户成功迁移、获得信贷授信的那一刻,金岩土家族乡金鸡洞村集体经济组织800多名成员欣喜万分,有了农商银行的支持,杜仲产业有救了。
困境,产业资金捉襟见肘
自7月份以来,持续的高温少雨引发干旱,对该村村集体经济支柱产业——650亩矮密杜仲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以培管,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加之当前正处于学生入学期和养老保险收缴尾期,村民们在村集体经济务工工资亟待发放。为此,村委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多家银行,跑了多趟县城,早早提交了贷款申请资料,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破题,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村委带头人龚书记的创业之路,农商银行给予了很多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账户没有开在农商银行,所以一直没有向当地农商银行申请。旱情严重、农民工工资需要兑付、跑县城路途遥远等实际问题,让龚书记再次找到了农商银行金岩支行。金岩支行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分上心,加班加点,仅用两天就完成了信贷审批,同意为其贷款200万元。希望有了,账户开立过来就能放款。为了生产自救,龚书记多方协调,咨询政策,寻求支持,得到了市县人民银行、县经管局以及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与帮助,终于将账户开立过来,获得资金支持,放手去抗旱,发展产业。 望着眼前成片杜仲林,龚书记满怀信心:“这两年,我们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建了1200㎡的生产车间、一套杜仲叶烘干流水生产线,现在杜仲年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万元左右,只要我们悉心管理,到2025年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100万元以上,‘小杜仲’将带来‘大希望’,帮助村民发家致富!”
赋能,助力振兴提速增效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慈利县是全省首批“村社分账”管理改革28个试点县之一,作为与“三农”发展风雨同舟、与县域经济共生共荣70载的农商银行,积极主动参与“村社分账”管理改革,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责无旁贷。今年来,慈利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省农信联社《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推出了专属的“产业振兴贷”,积极对接辖内村集体经济组织,努力成为“村社分账”系列改革合作银行,被县政府纳入慈利县“村社分账”管理改革试点,明确我行为“村社分账”工作专班成员之一;被县政府纳入慈利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慈利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体推进试点行,并在两个村居进行了试点运行,反响很好。在近期召开的全县“村社分账”改革试点动员会上,明确将3个乡镇的5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个联合总社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本账户迁移至我行,并使用农信版“三资”监管平台。
未来,慈利农商银行将更加真切回应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期盼和诉求,用更大力度的支持、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贴近“三农”的实干,在账户开立、资金结算、信贷投放、平台建设、业务辅导等方面实实在在的服好务,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农商银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