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安仁联社阳光信贷工程农户评级授信试点工作在该县的“全国文明村”——桥石村正式启动。
桥石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78 人。近年来,该村以建设村办企业为突破口,靠发展集体经济,彻底改变了以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的面貌,村民人均纯收人由10 年前的500元增加到了5500元,“桥石”牌系列产品多次获得省农博会金奖,成为“全国文明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为深入推进“三大工程”,让广大农户真切感受到农村信用社“进门不烦,办贷不难,手续不繁”的优质服务,切实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今年5月初,安仁联社选择在桥石村启动阳光信贷工程农户公开评级授信试点工作。7月1日在该村召开了动员大会,围绕试点工作的有效推进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深入调查摸底。由桥石村和坪上信用社联合成立工作小组,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的作用,扎实做好对本村村民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和信用状况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把农户在信用社或其他金融机构、典当商行、民间组织有没有借款、有没有不良记录作为评级授信的重要依据,逐户建立完善农户评级授信档案。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一方面通过在村委会设立公示牌和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以及利用村广播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户评级授信的要求、贷款流程、评级评分标准、便民服务政策等,做到家喻户晓。另一方面通过散发宣传册页,在全村及时公布评级授信程序、贷款发放、利率执行、信用等级等内容,公布信贷员联系电话和咨询监督电话,公开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咨询和投诉,把评级授信工作置于广大村民的监督范围。同时,发动党员干部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向左邻右舍进行讲解和宣传动员,在全村上下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
三是严格评级授信。该社在评级授信工作中坚持严把“三关”:首先是严把评级关。在评级中坚持不违反规定、不违背事实、不讲求情面、不看人定级的“四不”原则,按照“摸底调查、初审初评、张榜公布、审核发证”的操作程序,严格评级授信。其次是严把审查关。坪上信用社成立了评级授信工作小组,负责审查村级评级授信小组的初评意见;村支两委成员、组干部和包片信贷员等组成3个组,负责对全村各个村民小组的农户信用等级进行初审,协助信用社做好信用户的年检和管理工作。第三是严把授信关。一切从农户贷款需求出发,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收入和资信程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户授信额度。把农户信用等级分为四级,对一至三级的农户实行公开授信,不向四级信用农户发放《农户信用等级证》,对信用证年检下调至四级的农户,要收回原《农户信用等级证》。已经获得评级授信的农户只需手持“两证一折(卡)”(信用等级证、身份证、信用社存折或卡),就能像取自家的存款一样到信用社直接办理贷款。
动员大会现场
村民认真阅读宣传资料
阳光信贷公示区
村道上的宣传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