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农商行:“三个转变”适应发展新常态

点击数: 时间:2015-03-16 作者:津市农商行办公室

    津市农商行为在新常态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更多发展空间,主动出击,努力做到“三个转变”。

    发展适应形势的转变。当前经济形势下行,银行业“躺着”挣钱的日子一去不返,该行主动认识新常态,谋求新发展,一改近几年来信贷投放抓大放小,甚至不愿意发放小额贷款的做法,积极向“小、散、优”转化,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加强对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开展小额优质贷款营销,适时调整便民卡实施细则并制定了信贷扩户奖励办法,找准市场的突破口,切实改善贷款结构,降低信贷风险;抓股东资源开发是今年资金组织的新方向,法人股东和外部自然人股东是开展资金组织工作的重要资源和力量,该行加强与股东的联系,争取将他们的公司账户、个人账户及结算业务开设办理在农商银行,同时通过股东介绍更多的企业及亲朋好友到该行开户,并适时推出针对股东的考核办法,激励股东们的忠诚度和贡献度。目前,该行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已跃居全市金融机构第一位。

    机制适应体制的转变。改制后分配机制问题是阻碍该行发展的瓶颈之一。该行本年以创新绩效考核机制为抓手,引进外部智力,建设绩效考核体系。在体系建设过程中除运用先进理念和高科技手段外,也充分考虑工作实际,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组织全员参加绩效体系实践培训。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力争建立一套能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核算准确、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系统,促进经营体制的转换。

    管理适应实际的转变。现代公司治理运行模式的形成和“三会一层”的搭建催促着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而提升效益。该行加强总行对各部室、各部室对支行、各支行对员工的分级管理力度。一是建立健全部室员工绩效考核办法。明确量化考核指标,改变过去部室考核无指标、靠印象、吃大锅饭的局面,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强化规范化办点工作。今年,该行结合全面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继续推进规范管理,组成若干小组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达到一项业务一套流程,明晰业务操作要求;引进信用风险监测体系,初步建立对信用风险科学的监测、识别、分析系统。通过流程再造和风险监测使员工了解制度、熟悉规范、增强遵守各项制度的自觉性;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经营活力,各支行将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和引导,为青年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彻底扭转员工过度关心酬劳,不讲业绩不讲奉献的涣散局面。  (津市农商行办公室  熊思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