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津铺是大镇,网点恰好位于通津铺交通枢纽位置,每天人来人往,其中也会有“盲聋哑”等残疾特殊客户,网点全员秉承着“服务好每一位客户”的精神与服务理念,帮助每一位“不一样”的特殊客户顺利办理业务。
“无声”的感谢
卓大爷一来,对每位残疾客户都能牢记于心的大堂经理便引导他到柜台,提醒柜员卓大爷说不出话,助听器可以听到一些声音,但需要大声一点沟通。卓大爷每次都取500元,可能是因为500元的手势容易理解,五指张开再合拢,另一只手会指着自己的喉咙摆摆手,再加上口型,“五百”的轮廓就出来了。柜员也会大声确认:“爷爷,是要取五百元吗?”卓大爷就会连连点头。然后柜员再指引密码器,边做按密码的手势边说“按密码”,卓大爷就会秒懂,顺利输完密码。大堂经理则全程陪在爷爷身边,确保业务顺利办完。因为卓大爷无法说话,走的时候,他会双手抱拳作揖,每每这个时刻,工作人员都会被这“无声”的感谢触动。
“精神小伙”的感谢
李小伙是葵花台村的,前不久刚办理个人的残疾补贴户,这次是因为父亲去世来办理销户。小李口齿有些不清楚,交流有些许障碍,但基本的常识道理都明白。工作人员告诉小李补贴账户销户所需要的手续,他似懂非懂,点点头,又有些犹豫。柜员见状马上联系了村干部,带上小李去当地财政所完成了过户。回到柜台前,小李告知工作人员不记得父亲的存折密码,但会写字。工作人员便一字一句指导小李填写挂失申请书,小李也一笔一划认真填写。期间他也会提一些问题:“爸爸(本上)的钱会去哪?”“以后就是我领钱?”......工作人员都会耐心认真的回答着他每一个问题,直到办完所有业务。临了,村干部说“麻烦你们了!”小李也学着说:“麻烦你们了!谢谢!”
除此之外,还有坐轮椅的大叔,失明的老奶奶,独臂的大婶......在普通人看来很多简单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却都十分吃力,他们很辛苦但坚韧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为让特殊人群无障碍享受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慈利农商银行始终坚守在每一个乡镇角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无障碍”体验,竭力用真心、诚心、用心去温暖特殊人群,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农商银行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