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串钥匙,这串钥匙走起路来,“叮铃铃、叮铃铃”,总是在身边响起。听到这个声音,便引发了我在农商银行的许多回忆,这串小小的钥匙,不仅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也打开了我的岗位之门、单位之门,和对工作的梦想之门、未来的希望之门。
第一次拿到这串钥匙,就要从刚参加工作时说起,那是我第一个职场身份——“柜员”。进入柜台的第一天,从同事手中接过移交,其中就有一串钥匙,包括钱箱、保险柜、金库、联动门、档案室、营业厅大门等,它们不同的形态,像我初遇工作时复杂的心情。复杂之余,让我开心的是,看着这串钥匙,不由想起自己好像广东的“包租公”一样,有一种“钥匙在手,天下我有”的喜悦。但此时,我还没意识到接下钥匙,也意味着接下了对这份工作的责任。
某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单位,习惯性地摸向口袋,突然心里一沉——钥匙不见了!我慌了神,连忙翻遍全身,又跑回家里找,沿着上班的路来回走了两遍,可那串钥匙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我开始紧张,大脑里开始浮想联翩,“完了,出大事了,要是被人捡到,有心之人岂不是就能半夜溜进来,趁机进入金库带走库款,或进入档案室偷拿档案,我要完了...”。额头上、后背里不停冒汗,心里越想越慌,于是只能赶紧向支行行长报告。行长皱了皱眉,严肃地说道:“你这可是严重失误,先赶快找找,后续再按制度处理你”。听到这,我的头埋得更深,心里更是懊悔不已。几位同事经过一番寻找也没有能找到,就在大家商量准备换锁的时候,一位眼熟的客户走进了营业厅,手里举着我遗失的那串钥匙。“请问,这是你们银行的钥匙吗”?抬头一看,正是那串钥匙!我激动地冲过去,接过钥匙,连声道谢。她摆了摆手,笑着说:“我早上在路边捡到的,看到钥匙贴了标签,心想可能就是你们银行的,就送过来了”。仔细一看,原来这位是我曾经服务过的客户,当时她母亲的存折由于遗失,但年事已高不便来到支行办理挂失业务,支行便开通绿色通道,为其提供了上门服务。摸着失而复得的钥匙,心里感慨万千,我相信这是我在工作中真诚待人、热情待客的回报。忽然明白,这串钥匙的分量,不在于它能开多少扇门,而在于它背后承载的是领导对你的期望、同事对你的相信、客户对你的信赖和自己背负的担当。
上班4年,我手中接过的钥匙越来越多,要坚守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刚开始在柜台,师傅教导我,“起身一定要记得锁屏、收章子、拔钥匙”。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即使离开柜台到办公室工作,也始终遵守。有次跟同事开玩笑,“现在到了办公室却一样还要守着规矩”。我知道,遵守的不只是单位的规章制度,更是对本岗位的一颗责任心。
时过境迁,钥匙赋予的意义也在丰富。有客户将存款储存在银行,柜员将钱锁入头寸箱的安心;信贷员调查完客户情况,将调查报告锁入档案柜的放心;会计主管勾兑完一天发生的业务,将凭证锁入保险柜的顺心;还有工作人员携带金融背夹,上门为客户服务的省心,和及时为客户“贷”来金融活水,解决燃眉之急的暖心。还包括信贷部认真审核每份贷款合同,对贷款“三查”的严格管控;市场部时刻关注行情波动,对每笔资金投放的不误时机;风险部各小组各司其职,对各项资产的精细管理;财务部做优成本管理,对每笔费用的精准核算;办公室严谨对待每份起草文件,每个用词的精雕细斟等。这些意义都无不证明着,农商银行人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农信事业的加倍用心。
钥匙串上的每一片钥匙都有它的用途与功能,就好像每一位农商银行人在各自岗位的职责与使命。钥匙汇总才能集聚成一串,每一位农商银行人凝心聚力,才能构成涟源农商银行这个整体。正是因为大家尽职负责、恪尽职守,才能使涟源农商银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使钥匙折射出的光芒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