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蓝山大地稻浪翻金、瓜果盈枝,一派丰收景象。在祠堂圩镇的田地里,收割机、农用机穿梭其中,轰鸣声阵阵,曾某香看着自己的千亩农田喜上眉梢。
2016年,曾某婷开启农业创业之路,成立蓝山县某时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她采取流转方式承包弃耕农田,以“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实现荒田还耕,同时推行“蔬菜+水稻+油菜花”轮种模式,既显著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率,又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曾某婷进一步拓展事业版图,其经营的某时代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县最大的粮食烘干服务中心。该公司配备了完善的粮食处理设施,包括4台高性能低温分批循环式烘干机、1台高速清理筛、2台生物质燃烧炉、150吨电子地磅、1200平方米仓储库及1000平方米稻谷分晾场,日处理能力可达120吨以上,一次性烘干粮食也能达到120吨以上。依托这些优质设施,公司可为种粮大户提供粮食代清理、代烘干、代储藏、代销售的“四代”一站式服务,有效缓解了种粮大户因阴雨天气导致稻谷生芽、霉变的老大难题。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资金挑战。去年秋粮收购之际,由于前期夏粮收购投入的资金尚未回笼,且临近缴纳土地流转承包费,公司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窘境,曾某婷一度一筹莫展。关键时刻,蓝山农商银行及时伸出援手,发放100万元“农担贷”,为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使其得以顺利开展秋粮收购工作。
如今,公司发展态势良好。今年夏粮收购已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共烘干粮食1771多吨,曾某婷对此满心欢喜。谈及企业现状,负责人难掩激动之情:“感谢蓝山农商银行及时发放的100万元贷款,让我有了充足的资金收购秋粮。从大米零碎加工到新建成精米厂,再到粮食烘干厂,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农商银行的鼎力相助。”据介绍,今年企业销售规模预计可达500万元以上,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又到丰收季,又一年丰收年。蓝山农商银行始终坚守金融服务下沉的初心,传承“挎包精神”的优良传统。在秋粮收获的关键时期,该行针对秋收用款时间短、频率高、需求急的特点,深入开展系列走访活动,组建金融服务队,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客户经理们穿梭在金色的田野间,倾听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方案,全力保障“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为丰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