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农商银行:“贷”动乡村振兴加挡提速

点击数: 时间:2025-11-11 作者:郑云峰 来源:芷江农商银行

自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怀化办事处出台《关于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暨普惠金融“预授信”工作的实施方案》后,芷江农商银行率先启动整村授信,探索实践“政府主导、银行推动、村委配合、农户参与”的工作模式,此举成为该行践行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有力推动了高质量转型发展。截止10月底,全行各项存款余额80.98亿元,较年初净增5.6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4.28亿元,比年初上升2.91亿元;实现经营利润9745万元,同比增加   511万元。

统筹推进强部署

凝心聚力达共识。该行党委高度重视整村授信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尽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步骤、责任和时间表,并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劳动竞赛,设置专项考核,营造全员营销氛围,极大提高全员积极性。

三级联动重保障。建立“总行-支行-客户经理”三级联动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资源投入到位,同时总行业务发展部实行“按日督导、按旬通报、按月小结、按季约谈”的倒逼动态管理,切实增强工作实用性。

政银合力见长效。班子成员主动对接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各支行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沟通,争取最大政策支持,将整村授信工作纳入地方乡村振兴考核体系或重点工作清单,有效提升工作针对性。

党建引领创新局

党建同创促融合。通过开展“党建同创、金融普惠”专项行动,推进“党委合作共建、支部协同共建、党员互助共建”三级共建,选派优秀客户经理担任“金融村官”或“金融顾问”,深度融入乡村治理网格。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村组发展金融组织员18名、金融协理员218名、金融联络员1380名,派驻18名支行负责人为乡镇书记和乡(镇)长助理,确定70名客户经理担任金融村官,形成了“组织共建、信用共育、投放共赢、资源共享、困难共帮”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综合评级促投放。各支行将农户的“软信息”(乡风文明、邻里评价)和“硬信息”(资产、经营)相结合进行信用评级,使农户的“信用”真正转化为可用的“信贷资金”,激发农村内生活力,为农商银行深耕本土、服务“三农”奠定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品牌口碑。

模范示范促公正。各支行联合村支委、村民组长、老党员、乡贤等人员,组成“背靠背”评议小组,开展“一对一”评议,精准识别农户信用状况和信贷有效需求,确保信息真实、评议公正,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灵活授信强体验

“无感授信”广覆盖。基于评议信息及行内数据(如存款、结算流水等),对符合条件的整村农户预授信,建立“白名单”,实现“户户”有额度,并对不符合条件的从名单内剔除。截至10月末,全行已完成206个行政村的整村授信工作,覆盖农户7.86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7.73%,累计预授信总额47.53亿元,户均预授信额度达6.04万元,新增有效信贷客户1.02万户,其中大量是传统信贷难以触达的“首贷户”和“信用白户”,有效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地带。

“有感反馈”强触达。预授信模式让农户“贷有准备”,有效解决了“贷款难”问题,尤其满足了春耕备耕、特色种养殖、小微经营等小额、高频、紧急的资金需求。各支行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群、短信、上门送达《预授信通知书》等方式,将预授信额度、利率等信息精准告知农户,提升知晓率和获得感。同时,通过持续的信用评议和宣传,村民的信用意识普遍增强,“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氛围逐渐形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更加夯实。

“按需用信”便操作。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微银行等渠道,可随时申请、随借随还,实现“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线上操作”,极大简化流程。同时,线上化操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农户足不出村即可获得贷款,贷款周期从过去的数天甚至数周缩短至最快几分钟,体验感大幅提升,另批量作业模式降低了单户获客和运营成本,切实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

科技赋能拓渠道

数字辅助聚优势。客户经理充分利用移动PAD办贷系统、普惠帮手APP等,实现走访、信息采集、录入、授信审批全流程线上化和移动化,客户经理“拎包进村”现场办公,同时对接政府“三资”平台、涉农补贴、社保医保等数据,丰富农户“画像”,辅助授信决策。截至10月末,全行惠农秒贷已签约571户,签约金额6729.7万元,用信242户,金额2210.04万元;惠农快贷已签约739户,签约金额9676.6万元,用信484户,余额4761.84万元,线上贷款余额9.73亿元,较年初增长14.47%,占零售贷款的比重提升至37.51%,有效激活了农村经济活力,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消费升级。

普惠城乡谋发展。各支行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消费等关键领域,以“芷橘贷”“芷烟贷”“芷微贷”“新市民贷”“烟农贷”等支农惠农产品,满足了农户多元化信贷需求,有力支持了当地柑橘、烟草、白蜡、文旅等特色产业发展。同时,有条件的支行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力所能及地在授信村同步布设普惠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点,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力争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综合服务惠民生。借助整村授信工作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社保卡、代收代付、反诈宣传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广范围提升村民便利度和体验感。通过整村推进、批量授信,有效克服了农村地区客户分散、信息不对称的难点,实现了对广大农户,特别是边缘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应授尽授”,极大地拓展了普惠金融服务客户基础的广度和深度。

整村授信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等客上门”和“点对点”的农村信贷服务方式,是服务“三农”、践行普惠金融的初心使命所在,也是农商银行扎根县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下一步,芷江农商银行将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守定位、深耕本土,持续深化整村授信工作,不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更大的农商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