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数字化转型人才根基,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内容创作与新媒体营销能力,11月10日,湘乡农商银行举办2025年通讯员暨新媒体营销专题培训,全行60余名支行、部门通讯员集中参训。培训以“写作筑基+新媒体实战”为核心,采用“理论授课+现场实操”全天闭环模式,为该行讲好普惠金融故事、拓宽客户服务渠道注入新动能。
聚焦思想引领:开班讲话筑牢宣传队伍使命担当方向
培训伊始,党委委员、副行长肖前程作开班动员讲话,为全体学员明晰方向、提振士气。他指出,当前金融舆论环境复杂、客户需求多元、同业竞争加剧,宣传工作不仅是凝聚共识的“黏合剂”,更是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塑造品牌形象的“金名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他提出三项核心要求:一要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增强学习紧迫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宣传工作的表达方式、新媒体运营技巧及舆情应对机制仍存在短板,亟需通过系统学习克服“本领恐慌”,使宣传工作更好服务于全行改革发展大局。二要聚焦实战提升“四力”,锻造过硬本领。全体通讯员要在培训中重点锤炼坚守政治方向的“判断力”,创作接地气、有温度内容的“生产力”,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力”以及维护品牌声誉的“应对力”,推动宣传工作从“软指标”向“硬支撑”转变。三要严守学风学以致用,确保培训实效。学员们需以“空杯心态”潜心学习,紧密结合“如何讲好普惠金融故事”等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工作创新的“金钥匙”,为湘乡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贡献宣传力量。
聚焦写作筑基:系统传授金融通讯与经验萃取方法论
上午培训聚焦银行常用文体写作,特邀省联社中级内训师刘常青以“金融通讯写作与典型经验材料撰写”为主题授课,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提炼—实战演练”三大模块,构建系统化写作知识体系。
课程开篇以5W1H模型为核心工具,引导学员精准锚定金融通讯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方式”六要素,强化信息组织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在“炼题眼”关键环节,结合银行真实案例,拆解“数字法、悬念法、情感法”三大标题提炼技巧,帮助学员快速捕捉信贷服务、支农支小等业务中的新闻价值点。随后,通过“搭框架”“精润色”两大模块,系统解析硬新闻(如政策落地、业务动态)、软新闻(如客户服务故事)及数据新闻(如信贷投放成效)的结构公式与表达策略,提升文稿的专业性与传播感染力。
针对典型经验材料撰写痛点,刘老师以“贷款营销典型经验发言稿”为实操样本,带领学员运用5W1H模型完成写作定位,并详解“典型经验萃取五步法”——从明确写作目标、收集业务素材,到梳理核心亮点、搭建逻辑结构,最终形成成文,全面提升学员将业务实践转化为系统化经验的能力。
聚力实战赋能:全链条解锁金融新媒体运营技能
下午至晚间的培训转向新媒体实战,由新媒体专家邹时雨全程指导,以“理论拆解—实操落地—现场点评”为主线,覆盖金融新媒体运营全流程技能,强化“学以致用”效果。
老师通过抖音后台数据拆解、金融行业标杆账号案例分析,帮助学员理解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推送逻辑与用户触达路径,明确“什么样的金融内容能打动客户”。在实操环节,学员分组开展短视频创作,运用手机与“剪映”工具完成“脚本构思—镜头拍摄—剪辑成片”全流程实践,老师针对镜头语言运用、语速控制、肢体表达等细节现场指导,破解“不会拍、不会剪”的实操难点。
晚间环节,各小组围绕“美丽乡村金融服务”“一村一品信贷支持”“农商行便民服务”等主题提交创作选题与初剪作品,老师从“内容与业务贴合度、传播吸引力、实用价值、合规性”四大维度逐一点评,既肯定创新亮点,也指出优化方向,为后续账号运营与合规内容输出提供清晰指引。
此次培训是湘乡农商银行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品牌建设与客户连接的重要举措。通过全天候、高强度、重实效的系统化学习,参训学员不仅扎实掌握了金融通讯写作与新媒体创作的核心技能,更在团队协作中激发了创新思维与金融服务表达自信。
下一步,湘乡农商银行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推进内容创作与新媒体营销能力建设,让“笔杆子”成为传递普惠金融政策、讲述支农支小故事的“传声筒”,让“新媒力”成为拓宽服务半径、提升客户粘性的“连接器”,为服务“三农”、小微企业与社区居民,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温度的金融传播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