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县茅草街镇八百弓村,南县得贵稻香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成捆的秸秆经过切割、粉碎、压制等工序,变成了一块块均匀的方形饲料,即将发往省内外的饲料加工厂。稻田里的废弃秸秆如今不再是浓烟滚滚的污染源,而是变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绿色黄金”。“过去一把火烧了不仅污染环境,还是浪费。现在单亩稻田的秸秆能产生200元的经济价值。”公司负责人晏得贵指着正在运作的生产线介绍,该公司今年4月才成立,已具备两条完整的秸秆加工生产线,5500平方米的厂房内堆满了即将发货的秸秆饲料。
政策引领,秸秆从“包袱”变“财富”。南县作为洞庭湖平原腹地的农业大县,拥有77万亩水稻,每年产生秸秆约38.5万吨。以往收割季节,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面对这一挑战,南县近年来构建了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2025年,南县制定了详细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提出了到年底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的目标。政府不仅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还投入了巨额资金,主要用于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扶持综合利用企业。在政策激励方面,南县创新推出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对实现“零火点”的乡镇给予30万元奖补,对实现“零火点”的村给予5万元奖补。这一举措从根本上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形成了“禁烧得奖励-奖励促利用-利用固禁烧”的良性循环。
政银企协同,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得贵稻香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是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的典型成果。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4月,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茅草街镇八百弓村二组。作为一家新兴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农作物秸秆处理及加工利用服务。在政策支持下,该公司获得了198万元的政府扶持金,同时得到了南县农商银行50万元的贷款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政府引导与金融支持,有效降低了创业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赋能、多元利用”的模式,正是南县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环境与经济双赢,乡村振兴现成效
在得贵稻香公司的加工车间,秸秆经过一系列加工流程实现华丽转身。茅草街镇附近的村民先用机器将秸秆捆装好,由公司统一收购后,存放在基地仓库。随后,这些秸秆经过切割机打碎,重新压制成均匀大小的方块,卖给饲料加工厂等下游企业。秸秆综合利用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估算,得贵稻香公司的项目每年可为茅草街镇村集体增收10-15万元。环境改善的成效同样显著。2025年上半年,南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2%,PM2.5均值降至28微克/立方米,较禁烧前下降34%。
绿色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前景可期。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南县农商银行积极帮扶具有社会意义的创业项目。得贵稻香公司获得的50万元贷款支持,正是绿色金融理念的实践。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既是保护蓝天的需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南县农商银行表示,将继续加大对这类绿色创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南县农业绿色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秸秆利用渠道,探索秸秆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提高附加值。”晏得贵望着忙碌的厂房说。在这位企业家看来,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链还有很大延伸空间,这条绿色致富路将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