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农商银行: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开门红”首战告捷

点击数: 时间:2017-02-17 作者:李姿资 来源:湘乡农商银行

根据省联社和湘潭办事处工作会议精神,湘乡农商银行紧抓机遇,利用自身优势,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主动顺应新形势,培育新动能,实现了2017年“开门红”首战告捷。至2017年1月止,各项存款余额111亿元,比年初增加5.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7.78亿元,比年初增加0.9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89亿元,比年初下降490万元,不良贷款2.79%,比年初下降0.11%;压缩表外不良贷款352万元;实现经营利润1236万元。

一、运筹帷幄,突出“早”。一是早谋划。一年之季在于春。为全面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去年12月,总行班子成员围绕当前存在的困难和2017年工作重心,组织各支行、部门负责人开展讨论,并在全员内充分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制定了《一季度业务“开门红”实施方案》、《一季度经营目标任务和考核计分办法》,明确了一季度工作目标。二是早部署。1月初及时将各项任务讯速逐项分解到各支行,各支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支行“开门红”实施方案和一季度考核办法,将各项目标任务细分到各网点、各个人;总行班子成员围绕全行工作中心,牵头指导、协调、督促分管工作;各部室负责人把好各项工作落实、执行的关口,并下基层督促联系点业务发展进度。三是早行动。针对城乡支行的不同需求,分别印制福祥便民卡宣传资料3万多张,“爱情存单”宣传资料2万多张,每张宣传资料均附有客户经理的联系电话,在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旺季的同时,结合 “两扫五进”外拓活动,从分理处、支行到总行分层次明确责任,逐家逐户上门进行维护和营销。至1月底,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张,维护客户10多万户,债权维权8000多万元。

二、抢抓机遇,突出“新”

1、考核创新。一是指标考核创新。将电子化业务推广、应用等情况纳入“开门红”和按月考核内容,并在全年综合考核中加大手机银行动户率、电子银行替代率考核占比;对各支行按月设立考核排名奖励、单项奖励、进步奖、自助设备交易量奖等专项奖励,营造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二是网点考核创新。城区分理处存款由总行直接考核,并且从4月份起,所有分理处存款组织工作由总行直接考核,充分发挥分理处的优势。三是个人奖罚创新。对完成“开门红”存款任务的支行行长和城区分理处负责人进行奖励,末完成70%的则进行处罚,从而激发全员揽存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委派会计为各支行抓存负责人,并对委派会计的把关工作进行考核;分配机关人员揽储和营销任务,与“开门红”考核挂钩,真正实现全员营销。

2、产品创新。在巩固原有收费权质押贷款、“税贷通”、PPP项目贷款、按揭贷款、“分贷统还”扶贫贷款等新产品贷款的基础上,一季度着重创新福祥便民卡贷款吸引客户。一是担保方式更灵活。福祥民卡贷款采取抵押、质押、保证、工资担保、信用,以及组合担保等方式灵活申请。二是贷款额度更合理。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国家公职人员贷款额度;根据“流量贷”贷款担保方式、经营情况、账户日均资金净流量等情况,科学放大倍数,审慎确定“流量贷”额度。三是审批流程更简便。精简便民卡贷款申请资料,让借款人轻松申报贷款;取消便民卡贷款报送评级授信分析报告、风险审查报告等资料,做到及时审批发放,提高便民卡办理效率。至1月底,发放福祥便民卡358张,授信金额近1亿元。

3、措施创新。一是清收措施有新方。运用“借新还旧、分期付息、债权转让、承接资产、放水养鱼、依法处置资产、接收抵押物租金、核销贷款”等八个方面的措施大力清收不良贷款,1月份化解隐性不良贷款2725万元。二是服务方式有新意。在原来标杆服务的基础上,春节期间,由支行行长带头充当大堂经理,负责引导各项业务的办理和电子银行业务的现场演练;对56个网点进行装扮,营业场所挂满红灯笼,喜庆温馨的氛围让客户倍受温暖;在各个网点设定专门的营销宣传展示台,精心推出各类宣传单吸引客户。三是管理模式有新招。出台巡查方案,加强巡查、督查、督办力度,利用早、中、晚不同时间点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重点对行容行貌、员工服务状态、安全值守等情况进行现场录像、综合点评和排名通报,提高网点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促进发展,突出“实”。一是利率政策实惠。制定符合大众需求的利率优惠政策,一年期、三年期存款利率上浮35%,福祥便民卡贷款利率优惠至5.075‰,使客户得到最实际的优惠。二是回馈客户实在。开展新春“存款有礼”活动,用真情实意回馈新老客户。其中,中沙镇一位七旬老太太,将一生积蓄埋在自家后院,在“两扫五进”活动中,被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服务所感动,当下挖出埋藏的五万元存入网点。三是资源配置实用。为开展好“开门红”,下阶段将在城区繁华地段、流动人口多、小额交易频繁的地段增设离行式自助网点;对效益低下、存款无增幅、人均存款达不到标准的城区分理处实行末位淘汰并探索搬迁到农村设点,合理发挥地理优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