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以来,衡东农商银行的各项业务开展有声有色,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渐入高潮。在节后的工作计划里,衡东农商银行的第一次行务会向全行员工晒出了“69件事”,既是为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加一把熊熊烈火,也是将具体工作细化与罗列。来认真看一看衡东农商银行晒出的“69件事”里,提出了哪些举措,要取得哪些成绩呢。
提升业务,加速发展
在总行的“69件事”里,要完成三项指标。一是存款余额在目前净增5.5个亿的基础上,2月底要“保六争七”。二是贷款余额2月底净增2个亿。三是表内不良贷款2月底净收1000万元,不良率控制在3%以内。
截止至1月末,从全行来看,存款净增已完成一季度任务,位居全市第二,但贷款营销乏力,仅净增5000余万元,与市办任务数相去甚远,居全市第七,不良贷款清收推进较为缓慢,人均存贷占比不高,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业务发展极不平衡,存在较多瓶颈。从同业来看,跟县内的其它8家金融机构相比,我们的存款、贷款增速在减慢,在县域经济中市场份额在下降:农业银行今年存款新增了74398万元,比我们多增长32478万元。针对诸多现实问题,总行的“69件事”里,行领导及部门负责人重点加强对包片支行的业务督促、进度跟进,帮助支行迅速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并找出症候,帮助基层对症下药。在稳步推进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客户调查工作,3月份,各部门要深入包点支行的一个行政村集中调研,了解农村市场产业及资源情况、客户结构、农户数、农户资金需求、做好评级授信和扶贫帮困工作等,既是为决策提供依据,也是坚持深耕农村市场的迫切需要。在做好客户拓展方面。总行的“69件事”中强调,要通过创新存贷品种吸引客户,满足客户需求。发挥我行决策灵活、服务快捷的优势,向客户广为宣传和推介;加强贷款主动营销,增加贷款占比,抓住全行目标任务完成、上经营等级的关键指标,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贷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不良贷款清收方面,要努力化解历史包袱,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清收与化解不良,在总行“69件事”里,也为全行提供了新思路,对于不良贷款清收存在的历史问题,要大刀阔斧的披露与化解,总行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如对原信用站站干违规贷款,有选择地移送司法机关、澄清前期违规贷款数据并做好前期处置计划,有选择地打破假冒名贷款缺口等。要借助春节前夕大力加强不良贷款公示清收举措的东风,加强与法院的沟通衔接,做好贷款起诉以及已起诉未执行的贷款和已起诉判决的贷款未予执行的公示相关工作跟进。在总行“69件事”里,体现出总行求真务实抓业务、争优争强谋发展的决心。
关爱员工,服务基层
总行的“69件事”里,对服务基层工作高度重视,对基层员工的十分关心和关注,其中12件事提到要服务基层,让基层员工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关怀。行领导,部门负责人要深入包片支行,帮助基层逐一、逐项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改善基层办公及住房条件,对2个条件特别艰苦支行的办公场所和住房进行租赁;迅速推进5个支行五小建设;迅速解决支行电路老化问题、成立爱心基金等。在这“69件事”里,体现了总行机关在服务基层、提高效能的重大改变。
转变作风,弘扬正气
总行的“69件事”里,把作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月13日召开的机关、城区作风建设动员会开启了“转思维、改作风、聚合力”的新局面,总行机关、二级机构、城区支行全体员工134人接受了思想的整顿与洗礼。在工作中,部分或少数员工仍未及时转变工作作风,对业务发展漠不关心,以自我为中心、讲客观多,讲主观少,讲问题的多,讲办法的少。部分中层干部担当意识薄弱,仍是按“老套路”出牌,怕担责,遇事推诿,缺乏主动作为。针对此类现象,在总行的“69件事”里提出,全行干部职工特别是中层干部要对照问题进行查摆、深挖思想根源,把作风的转变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总行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特别关注做好对后进员工思想转化工作,要时刻关注员工动向,及时消除员工思想不良倾向等,不断树立农商行正气,弘扬农商行文化,传递农商行正能量。总行的“69件事”,体现出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奋发作为的新气象。
上下同欲者胜, 总行的“69件事”是全行干部员工思想与行动的日程表,也是总行对于各项工作的监督与被监督,此为开山之举,是打好2017年全局工作信心之战的关键,总行的“69件事”也将接受全行员工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