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会议后,常德办事处于3月20日上午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全市农村商业银行贯彻落实举措,切实做到了会议贯彻落实“时间快、举措实”。
会上,原本学习了李勤主任的重要讲话、益阳办事处信贷管理工作经验以及省联社《217年“访客户、问需求、优服务”专项活动方案》《关于切实加强手工标识贷款规范管理的通知》《关于做好2017年度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等三个讨论稿。会议明确将专门召开一季度工作调度会,进一步传达贯彻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年初工作会议安排,常德办事处经过深入调研和认真研究,在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具体明确以下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强化信贷业务经营管理。
一、定位服务方向,把控信贷投向。以树立“做小、做优、做精”的经营理念,引导法人行信贷投放的重点就是做“三农”、做社区、做县域、做机关、做团体、做事业单位、做资源行业、做垄断行业。具体来说,在巩固、拓展好“三农”“两小”市场的前提下,做好扶贫开发贷款发放,做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贷款发放。力气拓展县域、社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等小客户群体创业、消费、生活、投资的信贷需求,扎牢业务基础,培育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在风险可控、落实责任的前提下,做活、做稳资源型、战略型、垄断型客户,优质政府平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信贷业务需求。
二、加快信贷营销,推行等级管理。为有效激励信贷客户经理、支行信贷营销积极性,一是推行信贷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实行按信贷客户经理与营销贷款的数量、质量,为单位创收增效的贡献度、管理贷款面等进行等级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推动主动营销,真正实现按劳、按绩计酬。对贷款营销业绩好、质量好、贡献突出的信贷客户经理,要给予重奖,其待遇可以不封顶。对营销业绩差、贷款质量不高的信贷客户经理,要实施经济处罚和岗位调整。二是推行支行分类等级管理。实行以支行业务规模、效益质量为核心,确定支行分类等级,不同等级的支行享受不同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打破平均主义,取消保底政策,以业绩论英雄。
三、把握重点环节,强化管理措施。办事处要求法人行重点把控大额贷款发放过程的“六个重点环节”,①严禁跨区域发放贷款,严禁农村贷款进城、城区贷款下乡;②严禁发放假借冒名贷款,严禁发放“私贷公用”、垒大户贷款,严禁发放民间投融资公司贷款、小贷公司贷款,严禁发放“两高一剩”贷款等;③严禁发放不足值或虚假抵押贷款,确保贷款担保真实、合法、足值、有效;④压实法人行、支行两级审批大额贷款管理责任,加大对发放大额贷款、扶贫“分贷统还”贷款、小额再就业贷款的清收管理责任。这“三类贷款”法人行要求1-2名班子成员向办事处承诺清收管理责任,出具承诺书,未出具承诺书的不允许发放;⑤明确贷款审批权限,大额贷款分金额大小按“贷审会、董事会、董事会扩大会(3-5名股东列席)、股东大会”四个层次审批大额贷款投放,对不按以上制度落实造成大额贷款风险的,要从严从重追究法人行董事会、经营层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⑥严格落实信贷管理制度,强化贷款“三查”管理,规范信贷档案文本,加强信贷管理日常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委派会计对信贷资料审核、合规性审查的责任意识,抓实信贷基础工作,规范管理达标工作。
四、压实“两级”责任,推行“红线”管理。为提高到期贷款收回率,强力推行“两个层面”的管贷“红线”。一是推行法人行对支行进行“四条红线”管贷。①法人行对信贷客户经理每月新增不良贷款控制要按信贷客户经理个人管理贷款余额设定比例“红线”,不达标的,次月停止贷款发放权;②法人行对支行每月新增不良贷款控制要按支行贷款余额设定比例“红线”,不达标的,次月停止支行贷款发放权;③对信贷客户经理到期贷款收回率按季设定“红线”,不达标的,下季度终止信贷客户经理资格;④法人行对支行到期贷款收回率按年度设定“红线”,不达标的,支行负责人要解聘职务,并按“不挂职、不调动、不享受待遇、不降职使用”的“四不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二是推行办事处对法人行实行“两条红线”管贷。在省联社“新放贷款到期收回率低于98%的,对法人行班子诫勉谈话,低于95%的,法人行班子成员不得提拔、不得评先”从严约束的基础上,办事处对法人行设定“两条红线”。①法人行2017年1月1日以后发放贷款到期收回率低于90%的,法人行董事会、经营层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予以免职;②法人行不按“四条红线”对支行进行管理和考核且连续两年到期贷款收回率低于94%的,将对法人行董事会、经营层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责令引咎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