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是服务业,服务的对象是人,要服务好“人”就要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银行业又是高风险行业,要服务好“人”就要坚持行业规章。硬约束与软服务是对矛盾,如何化解呢?
挂失业务是一线柜员经常会碰到的,当遇到存款人过世和行动不便的“个案”,在制度和客户求情甚至吵闹的情况下,常德农商银行东江支行柜员化“硬”为“软”解决客户的实际困难,让客户暖心满意。
4月10日,周女士和她媳妇来到东江支行办理存单密码挂失业务,存款人是罗爷爷。柜员发现后告知周女士他们不能办理罗爷爷的密码挂失业务,必须罗爷爷本人亲自来挂失。周女士听到柜员做出的解答后情绪变得异常激动,说:“东西都给你们带过来了,你们为什么不办,老人家80多了,瘫痪在床怎么把他带过来,你们这什么鬼银行啊。”柜员仍非常耐心的做着解释工作,但周女士什么都听不进不停大吵大闹。大堂经理耐心劝说周女士,将他们带到休息区继续安抚他们的情绪。支行安排员工采取上门服务解决这一“个案”,利用午休陪同周女士面见存款人,办理相关手续,周女士的情绪也由愤怒转为感激,还连声道谢。罗爷爷的挂失业务也规范办妥。
有一位奶奶存单遗失,当时柜员告诉她挂失后让她7天后来解挂然后就能把钱取出来了。后来奶奶突发疾病住进了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到了挂失后的第7天,奶奶的儿子带着奶奶的身份证和医院的证明来解挂,说是我们的柜员告诉奶奶一定要今天来解挂取钱。柜员向奶奶的儿子解释解挂一定要本人来办理,解挂至少是7天之后并不一定要第7天,如果奶奶的病情不太严重可以等她病好了再来办理解挂,她的钱存在我们这里是非常安全的,如果奶奶的病情较重还有其它担心的话,银行可以上医院办手续的。奶奶的儿子把我们的解释告诉了她,她心里踏实了,老人家病好后自己来办理了解挂并再三感谢。
细节决定成败,创新服务方式,宁肯增加自己的不便也要给客户方便,化“硬”为“软”,就能赢得客户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