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6日澧县正式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全县上下以排山倒海之势快速推进清收工作,“清收网”遍洒澧州大地,成为澧县史上力度最大、氛围最好、成效最佳的清收行动,对当地诚信环境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目前,澧县联社已累计收回不良贷款2.6亿元,正全力冲刺年度任务的完成。
政府主导,核心推动。该县县委、县政府把清收工作作为中心工作进行部署和落实,充分整合行政资源,严肃清收纪律,推动清收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县清收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清收工作调度会,严格考核督导,对各清收单位实行“步步紧逼”调度,及时收集掌握清收进度,研判形势,制定补充清收方略,传导清收压力。11月份,县清收领导小组远赴长沙向上级主管部门专题汇报沟通,争取并获得相关政策支持,吸取了改革经验。县长李育智亲笔撰写《致乡镇党委书记的一封信》,以“革命有先后,担当无绝期”等为箴言,要求各乡镇认清形势,强力推进,并多次深入乡镇开展调研指导。行政力量的核心推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清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展现了县委、县政府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广泛宣传发动,清收深入人心。澧县清收办根据工作的进展情况,大力开展清收宣传,营造浓厚的清收氛围。协调各单位、各乡镇、各信用社在主街道人流集中地张贴《全县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通告》及《公、检、法关于严厉打击违法贷款行为的通告》,传递政府强力清收的决心和司法机关严打欠贷老赖的态度;编发《清收动态》,宣传清收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事迹,及时通报清收工作中的新动向、新措施;充分利用电视、“村村响”广播、网站、广告屏等媒介及时更新全县清收进度排名、公开曝光欠贷老赖;制作《农村信用社改革清收专访》宣传片,使农村信用社改革及清收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部分干部和社会人士积极响应号召,自觉主动还清拖欠的贷款,取得了广泛的宣传效应。
各乡镇及县直单位积极配合,全面落实。澧县各乡镇及县直各单位层层召开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会议,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攻坚领导小组,对照任务目标和职责分工,将会议精神传达到位。各乡镇(街道)把清收任务作为硬指标下达到村(居),严格考核奖惩,抢抓清收进度;县直各清收单位“一把手”亲自约谈本单位欠贷人员,班子成员包保到人,清收措施具体到户,包保领导负责到底。澧阳街道办、车溪乡等乡镇以对历史、对债务负责到底的态度积极偿还本级财政借款。
组织、纪律、司法等措施手段保驾护航。澧县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对欠贷公职人员及其单位“一把手”进行约谈,一次性冻结279名公职人员工资,督促还款,对限期为还的予以立案调查,实行“三停三不”。县财政局、县法院依法对欠贷人员实行扣薪还贷。公安、法院、检察院强势介入,对扰乱清收工作纪律的严厉查处,对欠贷不还的老赖从快、从严打击,全力协助信用社开展清收。清收行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刑事立案42起,传讯约谈113人次,刑拘7人,逮捕2人。法院受理案件170起,金额7170万元,执结132起,金额2339万元,司法拘留6人,对22名老赖发布了限制高消费令,形成有力震慑。
信用社顺势发力,大力开展自主清收。澧县农村信用社充分借助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强力推进这股东风,乘势而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自主清收。层层统一思想,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心,强化纪律保障,让人员、时间、精力实现“三集中”。各信用社主任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清收全年任务,否则主动请辞,破釜沉舟,全面提振士气.正本清源,对内不护短、不遮丑,清理出员工及其关联贷款,重点打击假冒名贷款等违规行为。对内部员工所涉及的不良贷款限期收回,未清偿到位的员工给予停职、停薪清收等组织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强化与各单位的联系协调,做好对接与服务,消除清收异议与障碍,争取最大支持。联社班子成员、中层骨干分别对重点社实行一对一督导,驻社帮扶。各信用社清收任务到人、清收安排到日,清收措施到户,一旬一排名,一月一结账,严格考核兑现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