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反电诈形势日趋严峻,涉案账户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给以账户和线上交易为基础的手机银行业务拓展带来不少困难和压力。在全行电银业务营销进度减缓的形势下,桃源农商银行架桥支行通过梳理“三类清单”,聚焦“三类群体”,把好“三个环节”捂紧“电诈”风险口,有效兼顾了电银业务发展与电诈风险防控平衡,促进电银业务健康发展。截至2022年8月底,架桥支行手机银行当年有效客户净增749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82户的128.69%;当年有效收单商户净增75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0户的107.14%;手机号码支付当年净增796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6户的686%;云闪付绑卡当年净增227张,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0张的113.5%。
梳理“三类清单”,缩小范围准营销。年初,架桥支行借助ODS系统以及电子银行部下挂的表单对支行存量客户进行全面梳理,筛选出年龄在18至60周岁之间的三类客户清单帮助柜员锁定手机银行营销目标客户,分别为未开通手机银行的动账客户、存量手机银行未交易客户、存量和新增仅有一笔交易的手机银行客户。要求柜员每接待一位客户便根据清单查询,匹配出目标客户靶向营销,成功一个销号一个,大大提升了营销效率。
聚焦“三类群体”,巧用话术准营销。一是本行有贷客户。这类群体大多对放款还款、查询利息扣划有高频需求且基本情况被客户经理熟知安全可靠,是手机银行的第一营销对象,切不可放过。在架桥支行这类群体的手机银行开户率几乎达到100%,为动户率作出了很大贡献。二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这类群体资金结算频繁,账户流水多,有一定经济实力,是福祥e支付、ETC、手机银行的重点需求和营销对象。三是公职人员。这类群体对工资查询有高频需求,且思想比较开放,也是手机银行、信用卡、ETC的重点营销对象。在日常工作当中,架桥支行紧盯这三类群体,巧妙针对客户需求展开精准营销,营销成功率在70%以上。
把好“三个环节”,坚决扭紧安全阀。面对目前反电诈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架桥支行通过“捂紧”电诈风险三道关口,严控电银业务风险。一是在开立电银业务之前,严格审查客户身份,做到人证相符、资料完整、手续合规,杜绝为完成任务懒手脚现象;二是在开立电银业务时,对客户进行反电诈宣讲和风险提示,切实履行口头宣讲、书面告知、书面承诺三到位,根据客户需求合理设置客户手机银行、e支付等电银产品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三是在开立电银业务之后,定期对手机银行客户进行回访,做好e支付商户巡查,密切关注大额转账客户流水和使用情况,排查高危人群或有明显特征的账户实施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