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农商银行:用“白名单”绘出“乡村振兴”的农商画卷

点击数: 时间:2023-05-22 作者:王树勋 蒋志炎 来源:双峰农商银行

今年来,双峰农商银行工农坪支行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立足县域、服务小微”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两张”白名单“,逐街逐户开展走访,深扎社区,服务商户,绘出了具有农商特色的发展画卷。累计走访辖内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四百余户,发放经营性贷款两千余万元。

乡村要振兴,关键产业要振兴。农商银行作为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产业发展里的毛细血管,一直承担着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今年42岁的罗老板从18岁就到工农坪天青街从事家纺产业生产,经营着多家加工厂、窗帘、床上用品店。近两年因受疫情影响,人工、生产、仓储、运输等各环节成本增加,日常经营陷入了资金周转困难的窘境。“不愧是我们双峰人身边的银行,我从业二十多年,第一次在自己家里就把贷款办下来了。”罗老板说。

  工农坪支行细分“白名单”中的产业列表,构画产业格局,精准扶持产业商户。罗老板正是农商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白名单”走访精准定位的目标客户。在走访对接中,工作人员结合“白名单”信息快速了解核实了罗老板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充分发挥农商银行贷款审批“短平快”的结构优势,迅速放款30万元,快速缓解了客户的资金困难。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群众的满足感和获得感要提升。作为双峰人自己的银行,工农坪支行一直以为民解难为核心使命。

“正值创业初期,加上没有当地户口,我也知道我们这种情况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双峰农商银行的“福祥·新市民贷”,真是我创业的压舱石,工农坪支行的上门走访给我带来了一场“及时雨”啊。”张女士欣喜地说道。

工农坪支行充分发挥农商银行贷款产品多、贷款针对性强的优势,不断加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在开展“白名单”走访时,工作人员发现从事餐饮行业的外地户籍张女士正为门面装修改造资金而发愁,在调查经营情况后,仅用一天时间就为其办理了“福祥·新市民贷”,切实提升了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张女士在使用手机银行放款后,对农商银行这种“金融服务送上门,信贷资金送到手”的服务模式竖起了大拇指。

在乡村振兴的大势中,工农坪支行重拾“挎包精神”,有力践行普惠金融,不断改进自我,专注“社区化”银行转型,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白名单”,扎实开展入户走访,让更多金融活水滋润了街头田间,使乡村更美、人民更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