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苗寨,云雾与茶山缠绵共舞,悠扬的苗鼓声穿透层层翠绿。古丈农商银行默戎支行的信贷员背着移动终端穿行在阡陌间,“福祥·茶园贷”的金融活水正沿着茶树枝叶的脉络,浸润着整条产业链。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这项带着泥土芬芳的金融创新,让苗岭的千年茶韵焕发出时代新声。
与时间赛跑的金融加速度
“春茶过夜价折半,资金到位就是和老天抢收成!”在牛角山生态茶园,茶农石勤孝的手机银行到账提示音刚落,20万元贷款已注入他的种销账户。默戎支行客户经理的移动平板连通云端数据库,在茶香袅袅间完成全流程授信。这种一站式移动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已为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数字信用档案,累计输送155万元“及时雨”——万岩村的智能滴灌系统汩汩作响,盘草合作社的自动化生产线隆隆运转,龙鼻村茶旅综合体的苗绣体验馆初具雏形......金融科技正在重塑这片古老茶山的产业基因。
作为古丈农商银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拳头产品,“福祥·茶园贷”以“三低三省”(低门槛、低利率、低担保;省心、省时、省力)的创新设计,构建起覆盖“种植-加工-文旅”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在龙鼻村茶香合作社,负责人罗其龙的账本记录着金融赋能的轨迹:30万元贷款不仅打通了“鲜叶收购-精深加工-电商销售”的垂直链条,更让茶文化体验中心飘起苗歌——游客既可体验非遗制茶技艺,还能参与蜡染工坊创作。数据显示,这种“茶产业+”模式使春茶季客流量同比增长45%,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200元,12户脱贫户在茶旅产业链上找到新岗位。
从布包算盘到云上银行的时代跨越
晨曦中,老信合人周大爷抚摸着褪色的帆布包感慨万千。这个曾装过算盘、账本和现金的"百宝袋",如今已被年轻客户经理的智能终端取代。古丈农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实现"贷前调查-授信审批-资金投放"全流程线上化,让每片茶叶都能讲述自己的金融故事。站在观景平台远眺,智慧茶园的气象站实时传回数据,茶旅基地的AR导览系统重现苗族迁徙史诗,标准化车间里,来自国产的色选机正分拣着春天的馈赠。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金融+科技+文化"的协奏曲正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