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农商银行:残疾“猪倌”的致富梦

点击数: 时间:2020-04-17 作者:杜鹏 来源:慈利农商银行

“金明儿,金明儿,快出来!农商行的主任啊,员工啊,都来看你来了!”我们还没进院子,就听到老人浑厚的嗓音传了出来。不一会儿,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一瘸一拐的走了出来。他就是今天我们“普惠金融”走访的对象——陈金明。

今年32岁的陈金明,家住慈利县龙潭河镇丛木村,读完高中后便外出务工。在外打拼的日子说不上太好,但也不算太坏。只有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过年回家的途中,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陈金明从此失去了右腿,经过一番治疗后,命虽然保住了,但从此落下残疾,只能一瘸一拐的走路。此时年仅21岁的小伙子,眼中看不到未来,再在外面找工作已然不可能,而且家里为了给自己治病把积蓄都花光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几乎所有的亲戚都不大乐意和他家来往,又因为身体残疾,娶妻生子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生活的艰辛折磨着陈金明,但是并没有把他压垮,反倒让他愈发坚强,他想着,反正父辈也是农民出身,现在国家也扶植农业发展,自己干脆在家当农民创业,未尝不是件好事。

2011年,陈金明搞起了生猪养殖,成立了慈利县宇康生猪专业合作社,随着养殖业做的渐有起色,家里的债务也慢慢偿还了一些。2015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陈金明一家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慈利农商银行金坪支行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为陈金明发放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贴息贷款,促进其产业发展,尽早实现脱贫致富。有了农商行的资金支持,陈金明的养猪事业越做越大,专业合作社也更名为张家界宇康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陈金明担任法人代表,家里的房屋也翻新了。2018年,陈金明还收获了人生一大喜事,网恋多年的贵州姑娘袁孟兰选择背井离乡,来到丛木村和他结了婚,而此时他的家庭人均收入已经接近2万元,让家庭逐渐摆脱了贫困。

但是2019年的一场“非洲猪瘟”,让陈金明的事业遭受重创,染病的生猪不得不销毁,让他多年的努力一下子付诸东流,而恰恰此时,他的扶贫贴息贷款又即将到期,一时间,陈金明急的团团转。在了解到他的实际困难后,金坪支行为他办理了续贷手续,大大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让他颇为感动。

今年年初,考虑到当前生猪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大涨,陈金明决定东山再起,他自己开车去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寻找了一批优质又相对便宜的仔猪,拖回来后细心呵护,希望今年能够挣一笔钱挽回前两年的亏损。一头仔猪的成本大约1300元,陈金明进了50头仔猪,花费6.5万元,一下子让家庭经济陷入了拮据状态。今年疫情爆发期,陈金明又喜添一子,让全家人喜上眉梢,但无疑更是加重了家中的经济压力。于是陈金明不得不再次向金坪支行求助,提出了追加贷款的申请。

收到客户的贷款申请后,4月14日一下班,金坪支行一行人便驱车到陈金明家进行实地考察,在陈金明家,大家看到了猪栏里一头头小猪仔长势喜人。结合市场行情分析,预计今年盈利的空间大概在15万-20万之间。于是当即决定,将陈金明的贷款额度提升到10万元,待其准备好相关贷款资料后即可办理。

得到了我们的肯定答复,陈金明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这些年,多亏了农商行的信任和支持。我一定会好好干,不干好都对不起国家的好政策,更对不起你们的帮扶和信任!”他的话语中满满的都是感激,眼里写满了自信和坚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