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农商银行:推进小额信贷 做实金融扶贫

点击数: 时间:2020-12-18 作者:王岳 来源:石门农商银行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收官的关键时期,石门农商银行坚守“不忘初心 回归本源”的战略定位,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完善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努力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服务质效。

     精准定位服务对象

石门县地处湘西北湘鄂边陲,是常德市贫困程度较深的山区县,人口近70万,2014年末,全县有建档立卡农户23327户,72287人。为将金融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把扶贫贷款送到真正需要它和能用它解决家庭生产经营实际困难的建档立卡农户手中,石门农商银行举全行之力,倾巢出动开展了改制以来最大规模的实地走访信息采集行动。

创新帮扶,整村评级授信。石门农商银行各支行联合各行政村、扶贫工作队员组成评级授信小组,跋山涉水、家家到、户户落,对全县331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农户一边进行耐心细致的金融扶贫政策宣传工作,一边进行信息采集以及整村评级授信工作,全面采集贫困农户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评级授信。目前,授信覆盖面已达到100%。

授人以渔,遴选支持对象。石门农商银行各支行联合乡、村、驻村工作队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及时对贫困农户进行实地贷前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支行贷款审查小组讨论,依据扶贫政策规定,对于符合“四有两好一项目”(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有贷款意愿、有收入保障,遵纪守法好、信用观念好,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或自主选择较好的小型生产经营项目)等基本条件的贫困农户按需求金额放贷,耐心做好政策解释。

精心扶持特色产业

石门农商银行依据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环境,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施行精准扶贫服务举措,有力推动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实招一:大力扶持种植业。重点扶持以茶叶、蔬菜、烤烟、柑橘“三叶一果”为主的种植业。在壶瓶山、罗坪、子良三个乡镇累放茶叶类贷款5843万元,在三圣乡发放蔬菜类贷款363万元,在南北镇、壶瓶山镇发放烤烟类贷款509万元,在皂市、白云、龙凤、二都、夹山、维新等乡镇发放柑橘类贷款5891万元。

实招二:大力扶持养殖业。重点扶持以生猪、家禽为主的养殖业。在三圣、子良、壶瓶山等乡镇发放生猪类贷款3161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在磨市、三圣、新铺、维新、子良等乡镇发放家禽类贷款5235万元。

                                        精确把控信贷风险

石门农商银行依托石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政策平台,建立了五种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防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目前,累计逾期59笔、249.5万元,启用风险补偿金代偿后,表内逾期贷款余额及逾期率均为0,到期收回率100%。

建立组织协调机制。作为全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成员,该行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调度会,研究部署风险防控。

建立清退户贴息机制。安排专人及时计算贴息金额,保证清退户不因贴息断档而拖欠贷款,这在全市属首创。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该行提前一个月面向支行和乡镇政府对即将到期和有逾期风险的贷款进行预警提示,根据实地走访情况将风险贷款分为A、B、C三类,并组织力量提前进行催收处置,想尽一切办法化解到逾期风险。

建立核查处理机制。对申请启用风险补偿金代偿的到逾期贷款,支行组织乡村、驻村工作队组成工作组赴辖区农户家里现场核查情况、宣讲政策、进一步催收。对于产业发展暂时未受益,未来会产生收益且有还款能力的实行展期和续贷。对于确实还款困难的,按程序进行代偿。

建立通报考核机制。每月对各支行贷款逾期情况进行通报,对当月新增逾期的支行,由总行领导约谈支行负责人和包收责任人,根据逾期率控制情况给予奖惩。

2018年8月6日,石门县终于“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石门农商银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继续承担面向建档立卡农户和贫困边缘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重任。目前,石门农商银行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11444笔,金额34088万元,累计惠及建档立卡农户9147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