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真研读《青年一代是湖南农信的未来和希望》这篇文章,一方面,我深切体会到了省联社党委对于青年员工的重视和培养;另一方面,文章也给全系统的青年员工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文章中提到“你们这个年纪正是向事业冲锋,为事业储备能力的年纪,你们一定要看到,不管省联社如何改革,农信事业一定会青春常在,你们是未来农信事业的接班人”的话语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一是青年员工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想干事”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没有想干事的想法,一味随波逐流,不思进取是不可能干好事情的。当前,部分青年员工不懂农村、不懂农业,抱着追求安逸的心态,怕吃苦、怕受累,没有真正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缺乏工作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认真去思考怎样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没有认真谋划如何推动业务发展,没有将自身成长与农信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工作状态。青年员工有理想,有本领,有作为,农信事业才会永葆生机活力。因此,青年农信人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姿态,彻底摒弃享乐主义,积极主动作为,一门心思干好工作,全心全意服务“三农”,把工作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决不能整日得过且过,无所事事。要牢固树立“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进取之心,用青年的智慧与力量助推农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青年员工要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敢干事”的集中体现即为敢于担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金融形势,农商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开创农信事业新格局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农商银行青年员工面前的重要课题。破解这一课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青年农信人要敢于担当,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守正创新,敢于勇挑重担,以非凡的胆识和卓越的勇气担当起农商银行控风险、促发展的重大任务。从现实工作中的实际来看,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员工要俯身耕耘,积极融入“普惠金融”的发展大潮中,在“增户扩面”的信贷营销战场上增长才干;在“清收风暴”的复杂局面中理清思路、打开局面;在扎根基层和服务“三农”的实践中深化为民情怀。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不能一味墨守成规,要敢于破局,敢于担当,切忌“少做少错”的错误思想,在试错改错的实践中,争做勇立农信事业时代潮头的浪潮儿。
三是青年员工要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会干事”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但这种能力和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铸就“会干事”的能力需要我们青年农信人不断加强学习,向群众学、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领导学、向实践学。其中最重要就是向群众学与向实践学,青年员工大多只与客户有业务上的交流,仅停留在开个卡或者办个存贷业务,没有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困难,没有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没有建立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自然就难以掌握开展农村金融工作的实际本领,这就必将导致实际工作十分吃力、难以开展。只有一门心思扑下身子、沉下心来,自觉拜辖区群众为师,通过持续学习反复实践,才能不断筑牢“会干事”的能力。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会干事”不是一种简单的单一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得“实干+巧干”,既要仰望星空,又得脚踏实地;既要提高干事的本领,又要掌握干事的方法,始终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民群众的智慧中汲取力量,不断筑牢“会干事上”的工作能力,推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四是青年员工要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干成事”是一种结果,是想干事与能干事的综合反映。只想不干永远停留在原点,“干成事”是干事的终极目标。在“干成事”的奋斗征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现实困难,如:走访时农户在家时间与我行工作时间不一致,客户排斥我行工作人员上门;金融知识宣讲辖区居民参与度不高;信贷客户拓展授信签约多,而实际用信少;手机银行客户数量多,活跃客户少等情况,面对这些工作上的实际困难,切不可消极对待,任其发展,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认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的详细方案,扎扎实实干好每件事,不好高骛远、不驰于空想、不消极懈怠,在大有可为的广阔农村,在“普惠金融”的现实土壤中根植理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克服一切困难,在自身平凡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广大农信系统青年员工定当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以改革者的担当,奋斗者的姿态,在实现农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为持续打造湖南农信“百年老店”品牌贡献属于青年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