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长沙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子

点击数: 时间:2022-05-07 作者:长沙农商银行零售金融部 来源:长沙农商银行

近年来,长沙农商银行始终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政府、省联社有关乡村振兴精神和要求,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乡村,从产业、生态、人才、文化和组织等领域,创新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取得了良好开局。

一、夯实党建定力,让金融助力乡村发展方向更稳。长沙农商行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行党委高度重视,根据省联社普惠金融专项规划,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组织专班制定本行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一是筑牢一个堡垒。长沙农商行董事长亲自挂帅,行长亲自部署,打造乡村振兴“一把手工程”。坚持行党委班子为指挥部、分管党委成员为战区司令的战区指挥制,各部室、各支行按照战区负责辖内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二是架起一个支点。立足“普之城乡 惠之百姓”,推动各级党组织与地方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组织共建、经济共振、信用共树、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志愿共帮”等全方位合作及广大党员的带头参与,逐步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的党建共创合作关系,共同搭建服务乡村振兴和金融普惠战略平台。三是打造一支队伍。以“阳光工程”为契机,突出把乡村振兴作为人才锻炼成长的重要平台,在零售金融部、信息技术部、公司金融部、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遴选党员业务骨干成立专门工作组,作为乡村振兴探索试点的“党员先锋队”,以“金融三员”和金融村官为突破口,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二、凝聚工作合力,让金融助力乡村发展机制更顺。主动加强内外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凝聚共识,共同推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把握工作主动。组织系统学习国家和省市有关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政策文件,积极主动加强与央地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汇报,深刻领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精神和要求,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二是争取工作支持。行领导带队先后多次赴市委市政府、农村农业局、有关区政府等部门汇报协调,了解乡村振兴的重点地区和特色领域,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乡村振兴试点任务。三是积极对接需求。坚持以点带面,把靖港镇作为全行乡村振兴先行先试样板镇,总行分管领导带队先后9次组织现场座谈与办公会议,与靖港镇及其辖内3个行政村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并对杨家山、复胜、福塘村进行实地调研座谈,了解产业、村居和组织发展需要,并就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靖港镇九大措施”和“18项行政村工作清单”达成基本共识。四是建立联动机制。总行分管行领导多次组织行内乡村振兴成员单位展开专门会议,统一思想,研究讨论重点工作,形成了部门互动的工作格局;召开望城支行靖港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样板工程动员和部署会议,建立总行、望城支行、相关支行网点的上下联动机制。

三、突出产品推力,让金融助力乡村发展资源更厚。坚持把对乡村振兴有用、有益的金融产品创新作为全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既优化存量产品服务,又探索新增产品服务;既实现全行拓面提质增效,又惠及乡村建设降低成本,赋能乡村禀赋,厚实发展资源。一是涉农信贷投放力度更“加码”。长沙农商银行坚持主责主业,始终把重心放在涉农信贷,2022年全行涉农贷款新增额度可至20亿元。二是乡村振兴金融产品显“个性”。在广泛调研衡阳、慈利、浏阳、宁乡等地农村金融需求的基础上,立足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建立“乡村振兴+N”产品体系,推出乡村振兴+人才贷、强村贷、产业贷、安居贷、乡村振兴卡等5大系列农村金融产品,可支持30个以上的乡村需求场景。同时,针对靖港镇辖内行政村实际需求,提供“农商行+特色产业”专属产品,如“农商行+民宿贷”、“农商行+蔬菜贷”等,切实满足乡村发展实际需要。三是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暖“民心”。实施乡村振兴5050整村授信工程,力争基本实现望城区辖内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授信面100%,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覆盖性。积极推广乡村振兴金融产品“线上办、一次办”,降低涉农产品贷款利率,优化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提高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和便捷度。

四、强化行动发力,让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抓手更实。坚持预事早、行动快的工作理念,把实干和行动落实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谋篇开局。一是明确目标“干”。启动“十百千万”行动,每年建设10家乡村振兴示范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授信面100%、建设100家福祥e站、培养100名金融村官、满足1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金融服务、惠及10000户“新农民”(含乡村人才、职业农民等)。二是强化举措“抓”。结合实际情况,始终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先后出台《长沙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10条措施》《2022年服务乡村振兴之5050先锋工程工作方案》《长沙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以整村授信和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为契机,为产业振兴配套金融资源、生态振兴贡献金融智慧、文化振兴提供金融经验、人才振兴给予金融支持、组织振兴注入金融力量。三是担负使命“行”。以增强金融获得感和可得性为使命,提质升级福祥e站25家,持续打造乡村居民身边的金融服务家。以服务公益民生为担当,以“金融三员”和退役军人专属贷款产品为抓手,主动协助基层政府推动退役军人返乡就业创业,“金融三员”预计可吸纳退役军人有200余人。推动成立百姓公益基金,为产业孵化、乡村能人赋能、贫困救济、助学助残等提供公益支持。四是搭建平台“推”。组织零售金融部、公司金融部等部门梳理涉农优质企业或平台资源,搭建政企、企企交流对接平台,破解产业市场难题。五是带着团队“助”。总行分管行领导组织零售金融部、信息技术部、望城支行、设计策划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助跑团队”亲临一线现场办公,集中团队智慧,为行政村争先创优、创新示范出点子,协助形成各自乡村振兴的品牌。对需及时给予支持的事项,“助跑团队”力争现场出思路、拿方案、解难题,取得了较好工作效果。

五、赋能数字引力,让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成色更好。利用长沙农商行系统开发、数据建模等特色优势,大力做数字技术撬动便捷金融服务的“乘法”,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加速开发“乡村振兴平台”APP。坚持行政村需求导向,零售金融等业务部门及时拟定业务需求,组织开发人员抢时间、抓进度,不到1个月时间完成集党务、政务、商务、村务、民务、金融等7个核心功能模块的系统开发测试,并听取乡镇有关部门意见。二是助力“一户一档”数字档案标杆库与农村信用环境信息化建设。总结提炼全行建档立卡的成熟经验做法,聚合数据采集、数据清理、数据标准化分型入库等技术,为基层政府和村组织进行村务管理、信用创建等提供坚实科技保障。三是推出“线上+农商行”数字普惠金融。利用“电子挎包”数字业务系统,实现金融服务上门办、马上办,延长偏远农村服务半径,2022年3月末,授信4245户,授信金额6.56亿元,实际用信率70%。上线运行“金融消费者信息管理系统”小程序,广听客户意见,优化服务,成就更好农商行。同时,将金融产品和服务名录、贷款一键申请、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公用缴费等功能放在福祥e站、乡村振兴平台和微信服务公众号上,持续突破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拓展金融服务的无限可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