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抓好基层信用社主任队伍建设

点击数: 时间:2011-12-31 作者:张明久

  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线长,拥有一支庞大的基层信用社主任队伍,例如,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基层社主任(网点负责人)占了全省农信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基层主任作为最基层的负责人,处于服务“三农”的第一线和控险防案的最前沿,直接决定着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特别是控险防案的实际效果。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系统发生的违规行为甚至经济案件,大都发生在基层,而基层社主任往往与之撇不开关系,有的甚至沆瀣一气。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实践证明,只有带好基层农村信用社主任队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基础才会牢固。当前,要及时下移农村信用社的管理重心,最关键的是要下气力抓好基层社主任队伍建设。

一、把握基本能力、素质及职责要求

  基层信用社主任需要管理的业务相对具体、单一,操作相对简单、明确,属于操作中的管理。这个特点说明,对基层社主任履职尽责的要求,不宜过高、过全,而要突出以下四点。一是要守规距。强化基层社主任的合规意识,让他们在基层社带头遵规守距,认认真真按规距办事。对制度、流程明确要做的,切实做好做到位;对制度、流程明确不做的,坚决不做。二是要严执行。要把从严治社作对基层社主任的基本要求,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强化基层社主任的执行意识,使基层社主任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同时,要强化制度监督,从严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对基层社主任执行不力的责任追究,增强执行的严肃性、有效性。三是要懂业务。在基层社主任的任用上,要强调前台岗位经历和基本技能要求,熟悉基层社的基本产品和服务,熟练掌握相应的岗位操作技能。要清楚基层社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要求,掌握基本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和电子汇兑、电子化管理及其他业务的风险点及其防控要点。四是要靠得住。注重培养基层社主任诚实、敬业、爱岗、尽职的品质和作风,引导基层社主任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中发挥表率作用,成为靠得住、信得过、做得好的优秀员工。

二、健全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

  坚持制度建设与激励约束并重,使基层社主任开展工作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正确的努力方向。一是对业务经营要制度规范流程约束到位。要坚持先立规距后办事,按照制度覆盖业务的要求,与时俱进规范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覆盖全面、执行有力、控制有效的制度体系。要加强流程建设,强化业务经营、具体管理和操作行为的全流程控制,使每一项业务都有明确的制度要求,每一项操作都有到位的流程约束,基层社主任及员工能够按制度办事、按流程操作,切实解决基层社主任做有所依的问题。二是对经营绩效要考核评价到位。要以不良贷款、经营利润等为核心指标,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准确地考核考评基层社主任的经营绩效和工作业绩。通过到位的考核考评,做得多的、做得好的与做得少的、做得差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方方面面都有说服力,切实解决基层社主任做有所评的问题。三是对个人进退要激励约束到位。以到位的考核考评为基本依据,坚持按绩效分配的原则,制定基层社主任薪酬、奖惩和任用办法,切实解决基层社主任做有所得的问题。要加大绩效挂钩力度,合理拉开基层社主任之间的收入差距,鼓励多劳多得,并调整收入实现方式,适当增加远期收入比重,促进员工和信用社长远协调发展。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惩处经营违规、造成损失、影响不好的基层社主任,为基层社主任和一般员工确定努力方向和追求标杆。既要支持年轻、优秀员工走上基层社主任岗位,壮大基层社主任队伍,充实县级联社班子后备人才,又要通过适当高配经济待遇、职位待遇或其他方式,鼓励业绩突出、作风务实的信用社主任长期扎根基层,形成一支靠得住、信得过、有业绩的基层社主任队伍。

三、加强后台科技和信息支撑

  针对基层社处于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综合性前台的特点,着力加强中台、后台的科技信息和产品服务研发、推广的平台支撑作用,为基层社主任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提供坚实的基础。一是提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程度。要加强全省统一的电子结算平台建设,促进存款、汇兑和理财、代收、代付、代理等中间业务的电子化,提高核心业务的电子化水平;加快科技信息平台,开发、应用、推广信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绩效管理系统等,努力为基层社主任开展业务、防控风险提供有效的科技、信息支持。二是提高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适用性和针对性。针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多、需求相对统一的特点,依托科技、信息技术手段,对重复性、批量化、需求量大的产品和业务,提高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程度,减少基层社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能。对基层社面临的个性化、区域性金融需求,量身打造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村信用社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同时,在研发产品和服务时,要充分利用基层社主任更贴近客户、熟悉需求差异的优势,借鉴、吸纳其合理、可行的意见或建议,努力为基层社主任发挥自身作用、提高经营绩效、增强服务功能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三是提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有效性。要结合业务发展需要,对基层社主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鼓励基层社主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加强基层社主任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基层社主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及理念与形势的发展相适应。

四、升华经营理念和文化

  要树立恰当的经营理念,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基层社主任真正找到正确的支点和追求。一是树立负责任的经营理念。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存款人负责,这“三个负责”是农村信用社的根本,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归宿。基层社主任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负责”的经营理念,用“三个负责”统率自己的价值观、业绩观,强化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实现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管理严格、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二是注重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要引导基层社主任把精神境界提起来,把工作作风落下去,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用心诠释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理念和价值。基层社主任要发扬背包“银行精神”,深入实际,掌握客户实情,做到有的放矢;要努力办实事,只要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事,不论再小都要做好,不论再难都要努力办成;要做出实绩,不搞形式,不图虚名,沉下心来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三是建设受尊重的廉洁文化。一方面,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增强对基层社主任运用权力的制约;加强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透明度,推行“阳光办贷”,打击贷款收好处等不正之风。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基层社主任廉洁自律,自警、自省、慎独、慎友,树立和保持自身良好的形象,使自身的工作更有尊严、更受尊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