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枝可依,何不多种树

点击数: 时间:2025-09-16 作者:刘梦熙 来源:衡山农商银行

近日看到一篇郑板桥的重要文章《鸟赋》,说的是他厌恶把鸟关在笼子里,他的观点是:爱鸟,何不多种树?我将这句警句细细回味,我们执着给予的爱意,我们想要落地的欲望,在四时变化中“诸相非相”。安住世间,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何不多种树?少时狂妄自诩奔腾,中年“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真正的人生其实是从四十岁才开始发力,将阅历小火慢炖,醇厚入味。之前的乏善可陈只是为了磨砺心志,不要怕错过,无论是看错、选错、做错,都没关系,错了就错了,错了我们就改。

人生就怕自己跟自己较劲,想证明自己没错。我们的人生很少会因为一个错误的选择就崩塌,无力挽回是因为无数个错误的堆积。

少年时的逆境是命运温柔的救赎,人就怕迷之自信,认为这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世人但见左宗棠后半生事业功名骎骎日上,羡慕其官运通达,但只要了解其小淹八年苦读,就会明了左宗棠之功业,绝非偶然。左宗棠因为家贫,最初是入赘妻子周家的。曾国藩祖上追溯至唐朝均为农耕之家,他读书为官,创立湘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还多次想自杀,最终以一个“恒”字逆风翻盘。张居正三十多岁还被遣返离京,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是因为已经走入绝境。

大彻大悟之前,需要一个将自己磨得生不如死的机缘困境。在这个困境中,我们看着自己在意的人、事、物化为利刃,刀刀致伤,又刀刀不至死。

认识到生命中出现的各种“相”,只觉得自己尝遍了“苦果”,却忽视了其中的种种“因”。努力让根根荆棘化为枝,化为树,将自嗟自叹转为积极向上。人间值不值得我不知道,但大家都在拼命地活着,都不知道要走多远,才能看到自己开花的地方。

努力确实是提升自己最好的途径之一,但努力在时运面前只是基本具备的条件,努力加选择才能创造机会。“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我们普通人能二十岁追逐爱情,三十岁努力上进,四十岁家庭为重,五十岁爱惜身体,六十岁“世事悠悠袖手看”已是福气。

就怕四十岁还天真地想要爱情,三十岁便将健康消耗,二十岁不懂谋划立业,六十岁还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不怕事事出现,就怕事事出场次序错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恐无枝可依,可自行种树,依循四时规律,便是人生之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