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保十年路:双峰农商银行的金融守护实践

点击数: 时间:2025-10-17 作者:左香华 来源:双峰农商银行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为我国的金融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十年来,作为深耕县域的农村金融机构,双峰农商银行始终积极履行存款保险宣传职责,见证了这项制度从政策条文到深入人心、从陌生概念到百姓存款“定心丸”的深刻变迁。在金融守护的实践中,双峰农商银行以多元宣传为笔,以服务乡梓为墨,书写了让广大储户安心、让监管部门认可的优异答卷。

制度筑基:让存保标识成为“信任图腾”

双峰农商银行高度重视存款保险标识的规范使用与管理,将其视为传递金融安全信号的重要载体。全行各网点及离行式自助银行均在入口处、现金柜台、自助设备区等关键位置规范张贴存款保险标识,并建立月度巡查机制,确保标识清晰、完整、无遮挡,构建起从进门到离柜的全流程视觉提示体系。

存款保险标识不仅是法定标志,更承载着“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面对储户疑虑,工作人员总会耐心指引、细致讲解:“您看这个绿色标志,代表着您的存款受到国家制度保障。”“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使用”字样更彰显了制度的权威与保障。方寸之间,传递的是国家信用,守护的是百姓信赖。

人才锻造:从“政策复读机”到“百姓翻译官”

员工是存保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导体。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双峰农商银行建立了“培训+转培训+考试+宣讲员”四位一体的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员工政策解读与宣传能力。

各网点内勤主管作为培训重点对象,每月通过会计例会接受存款保险制度、标识管理、常见问题应答等专题培训。各支行利用晨会、夕会开展转培训,确保全员覆盖、全员掌握。同时,通过组织知识考试、培养宣讲员队伍,实现了从柜面人员到外勤岗位的全员知识普及,推动员工从“政策复读机”向“百姓翻译官”转变。

阵地创新:打造“存保知识普及站”

营业网点是天然的宣传堡垒。双峰农商银行依托网点遍布乡镇的区位优势,将营业场所打造为存款保险宣传的前沿阵地。各网点全面落实“四个备齐”: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电视循环播放宣传短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摆放折页与明白卡,设立宣传咨询台开展面对面讲解。此外,将存款保险提示语印制于业务凭条,实现业务办理与政策宣传的有机结合。

为增强宣传趣味性与参与度,各网点在等候区开展“存保科普有奖问答”线上互动,参与者可现场领取宣传礼品。针对老年客户,设置“爱心座椅”“爱心窗口”,配备放大镜版折页,以温情服务助力跨越“数字鸿沟”,实现阵地宣传“有效、有趣、有爱”。2025年以来,全行累计发放宣传折页3万余份,日均触达客户超1200人次,将业务等候时间转化为金融知识普及的“黄金时段”。

“五进”深耕:宣传渗透“毛细血管”

双峰农商银行持续开展存款保险“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打通存保宣传末梢,将金融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在曾国藩故居、蔡和森广场、溪口水府庙等景区,宣传人员为游客讲解存保知识;在丰茂、斗盐等学校,宣讲员通过PPT授课为青少年播下金融安全的种子;在农贸市场、客运站、社区广场,通过“金融赶大集”等形式,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降低挤兑风险。

此外,双峰农商银行深入企业、农家和机关单位,开展问卷调查,检验宣传成效,践行普惠金融初心。十年耕耘,硕果累累,该行荣获人民银行评定的全市存款保险分片包干宣传效果竞赛一等奖,彰显了宣传工作的扎实成效。

视频破壁:线上点燃“流量引擎”

面对新媒体发展趋势,双峰农商银行主动创新,推出《存款保险 守护幸福与梦想》《存保为民 储户放心》等一系列原创宣传视频。作品以百姓梦想、资金安全、地方文化为切入点,生动诠释存款保险的制度价值,打破传统宣传“年轻人不愿看、老年人看不懂”的困局,累计播放量达2万余次,有效拓展了宣传覆盖面与影响力。

生态共建:从单向宣传到合作共建

十年来,双峰农商银行不断深化“金融安全共同体”理念,推动存款保险宣传从单点发力向多方联动转型。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形成了“人民银行+农商行+村委会”三方协作新模式。各责任网点与村委会密切配合,组建宣传志愿队伍,在村部设置宣传橱窗,定期开展入户宣讲、“存款为民 储户放心”专题讲座、有奖竞答等活动,累计发放折页1万余份,悬挂横幅10余条,解答疑问50余个,实现宣传触角的有效延伸。

十年回首,照亮前路。存款保险宣传不仅是一项制度任务,更是一场金融信任的播种工程。双峰农商银行将制度转化为柜台前的一句叮咛,将政策条文演绎为田埂上的乡音讲解,将国家信用传递为百姓指尖可触的安全感。正如一位储户所言:“以前不懂什么是存款保险,现在明白了,它就是我心里的秤砣。钱存农商行,我放心!”

展望未来,双峰农商银行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持续深化存款保险宣传,筑牢金融安全堤坝,守护好每一位储户的血汗钱,让信任不被辜负,让期待皆有回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