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稽核创新招 风险防范显成效

点击数: 时间:2011-10-24 作者:稽核部 来源:本站原创

编者按:近期,省联社监事长聂群娣率稽核部和行政保卫部门负责人就县级行社如何开展整体移位稽核、探索案件风险防范新举措,深入张家界四家县级行社调研。她对慈利县联社推行所有网点一次性整体移位稽核的创新做法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所有网点一次性整体移位稽核,既加强了县级行社稽核薄弱环节,又促进了员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违规问题和一些案件隐患,对促进合规管理,加强案件防范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全省农村信用社学习与借鉴。
 
                                  移位稽核创新招   风险防范显成效
                                           ——来自慈利县联社的调查

    风险防范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一个永恒的主题,稽核是风险防范的重要举措,但系统内县级行社普遍实行片区稽核员的传统稽核模式,致使稽核工作存在人员不足、力量分散、手段单一、方法简单、缺乏重点、整改滞后等问题。慈利县联社在总结多年来稽核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商业银行成功做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率先推行“整体移位、全面交叉突击稽核”模式,在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作思路与做法
    慈利县联社采取由县联社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力量、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程序,采取突击行动,对39个网点的113名内勤人员在信用社之间进行交叉整体移位的方式,对被移位人员所经办的业务进行全面现场检查、核对,对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以及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稽核。事后根据移位稽核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及时整改问题,消除风险隐患,并按照省联社、监管部门和县联社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和行政处罚。明确了整体移位稽核的整体思路和步骤。
    一、量化稽核内容。按照“防范风险,强化管理,排查隐患,规范行为”的原则,慈利县联社制定了《案件防控移位稽核工作方案》,量化稽核内容,突出稽核重点,稽核内容涵盖现金查库、重要空白凭证、往来资金、单位存款、科目归属、财务处理、会计基础工作、安全保卫、计算机管理等方面,主要是以储蓄存款业务排查为重点,以落实案件专项治理为着力点。即对每个营业网点2011年1月1日以来至检查日止所经办的全部业务(必要时可上溯)稽核检查时间不少于15天。内外账务检查:核对账账、账表、账据、账实、总账、内外账,重点核对贷款账据是否相符,总分是否相符,贷款结息是否记账,信贷、综合系统余额与五级分类系统余额是否一致;重空凭证检查:核对账实是否相符,领用是否登记,使用是否销号,作废凭证是否按规定管理;内部监督检查:大额取款情况,大额现金管理是否按规定,有无违规挂失,贷款催收函证率情况,责任人贷款移交管理情况;业务操作检查:检查库存现金,有无白条抵库、挪用库款情况,金库、尾箱情况,管库是否双人管理、主任查库是否达到规定次数,印章密押管理,内外账务核对是否及时收回对账单等;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各项登记簿是否建立,是否记载,是否坚持每月查库,查重空凭证,是否达到规定次数,九种人管理情况。
    二、硬化稽核方法。整体移位稽核是慈利县联社在稽核工作上的新尝试,该社采取社与社之间交叉循环,内勤人员全体移位,并按照县联社制定的移位稽核操作手册和相关表格开展检查。首先在城区4个网点先行试点,然后在全县39个网点一次性全面推开。实行对被稽核的单位实行“一接、二查、三调、四听、五纠”的稽核方法。“一接”就是按照联社规定的时间突击式对被稽核网点所有业务经营和档案资料实施全面接管,顶岗办理业务15天;“二查”就是对元月份以来该社办理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的、地毯式的稽核检查,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三调”指对原信用社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调查,是否存在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四听”指听取客户对信用社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意见;“五纠”是指在移位稽核结束时,对被稽核单位存在的一般性违规问题进行现场纠正。对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县联社。
    三、强化工作措施。为使移位稽核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慈利县联社制定了六项措施予以确保。一是端正工作态度。全体员工要本着对信合事业负责的态度,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积极配合,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二是切实履行职责。所有检查人员、移位人员不得敷衍了事走过场,不得循私情,要如实填报表格及资料,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脱岗和擅自离开检查岗位,对应发现而未发现的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问责;三是理事长和监事长对移位稽核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对重大问题和风险隐患及时现场处置;四是严明稽核纪律。所有检查人员、移位人员在检查前后要保守机密,不得通风报信,不得泄露被检查单位的业务情况;五是加强信息反馈。检查期间发现重大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向检查领导小组汇报,不得隐瞒不报、大事小报或迟报、漏报,检查组组长和成员在检查过程中相互监督;六是严格交接手续。移位结束时,要认真填制移交表,交清所经办业务的全过程记载,不得将被检查单位的账据复制或带走。
                                             工作成效

     慈利县联社此次对39个网点进行整体移位稽核,稽核内容涵盖了五大项20个小项,移位113人,移位面达100%。共查出了库存现金不准、登记簿建立不全、会计基础工作不实、内控制度执行欠缺等10个方面的案防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38份,提出整改意见209条,并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整改到位,县联社稽核大队将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后续稽核,效果很明显。
    一、搭建了交流平台,提供了学习机会。由于工作关系,信用社内勤人员“足不出户”、“坐井观天”,很难有机会到别的信用社去学习交流,整体移位交叉稽核给各网点内勤人员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特别是让偏远社内勤人员学到了城区社的先进管理经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检查别人问题的同时,也是在锻炼自己,尤其是检查碰头汇报会上,改变了以往由稽核大队人员总结汇报为各委派会计登台点评的方式,培养和锻炼了会计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辩别是非的判断能力。
    二、创新了稽核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通过开展移位稽核工作,解决了县联社在对信用社经营管理和稽核监督中存在的缺陷:一是解决了稽核人员不足的问题。由于县联社稽核大队人员有限,而且要承担常规性稽核、离岗、在岗、离职等专项审计,又要协助查办各类案件任务,尤其是在短时间内由县联社稽核人员对所有网点进行一次性整体移位稽核,难以保证稽核效果,整体移位交叉稽核解决了稽核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解决了以前序时稽核、专项稽核中由于时间短,对每项业务不可能查深、查透的问题;三是解决了信用社在贷款本息对账工作中走过场,不能及时发现贷款风险和违规放贷行为的问题;四是解决了凭数据、表册来评价贷款风险,不能实地调查评估风险的问题;五是及时发现了违规违纪线索;六是解决了部分信用社人员少,员工不能按规定休假和轮岗的问题。
    三、揭露了违规行为,规范了经营管理。在移位稽核中还发现了少数机构网点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格,帐务核算不准确,经营管理较粗放等问题,检查发现有12个社重空凭证管理不规范;有20个社2541笔单位存款对账单回收不齐全;有11个社账务处理不规范;有24个社登记簿建立不齐全;有14个社22种需每月应打印资料未打印;有14个社80笔借款金额、户名账据不符;有23个社4581笔,金额190.5万元,2011年新发放贷款利率未按规定标准执行;有18个社在安全保卫、计算机管理方面,存在安全设施不齐全,计算机未设置(定期修改)开机密码,监控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对上述违规问题,县联社逐一下达了整改通知,限期整改,正在按照有关规定对违规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同时,对检查发现各类登记簿建立不齐全,会计档案装订保管不规范等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各单位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整改,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
    四、树立了合规意识,激发了工作热情。通过整体移位交叉稽核,内勤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促进了经营行为的规范和服务态度的提高,如地处该县高寒山区的洞溪信用社内勤人员移位到金坪信用社以后,以其优质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客户的称赞,在移位的15天期间,该社存款增长150万元,是前7个月的总和。同时检查人员到新的环境工作,既是工作人员,又是检查人员,懂得了合规经营的重要性,提高了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找到了工作差距,明确了发展目标。由于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不同,平时都在各自的经营网点上班,而不知其他同事工作环境,条件好坏,通过交叉移位稽核,使工作条件较好的员工体验到环境较差员工的艰辛,使他们倍加珍惜在好社工作的机会,而条件较差社员工体验到环境和条件优越社的氛围,大总结会上,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工作,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与好信用社的差距。
    六、教育了干部员工,起到了警示作用。实行突击交叉整体移位稽核,对有违规行为的人员和伺机作案人员起到一定警示作用,尤其是移位稽核结束后,县联社通过召开干部员工大会、文件通报等形式,在全县农村信用社范围内对查出的问题和处理情况进行了通报和剖析,通过查教结合、彰显警示,使全体干部员工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责任意识、合规意识明显增强,从根源上降低了案件风险隐患。                                                                     (省联社稽核部   慈利县联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