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扎根地方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吉首农商银行以“人吉祥 业翱翔”为发展蓝图,将本土文化基因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在助力乡村振兴、筑牢金融安全、践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中,书写出独具特色的金融文化篇章。
金融赋能“新农人”,让土地绽放新生
吉首的山地间藏着农业现代化的密码,而吉首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正是解锁这份密码的关键钥匙。该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定位,针对“三农”领域抵押物不足、资金周转急的特点,以“乡村振兴贷”“湘再担”等特色产品为抓手,为新农人创业保驾护航,让“订单农业”在湘西大地上蔚然成风。
石家冲街道曙光村村民孙韬的创业历程,正是该行支农成效的生动注脚。从2016年的3万元启动资金,到2025年50万元“湘再担”贷款的快速到账,吉首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始终与他的创业步伐同频共振。在资金助力下,孙韬整合土地建成170余亩订单蔬菜基地,还拓展了白云贡米种植项目,带领乡亲们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对接大湾区市场。“自己能修房子、开公司,能带乡亲们一起干,全是农商银行给的底气”,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无数新农人对该行的信赖。
在丹青镇的荒山上,另一段“金融助农”的故事正在上演。返乡创业的符中好用半生积蓄开垦荒山养殖湘西黄牛,却在牛群壮大时遭遇“粮草危机”。吉首农商银行丹青支行的客户经理翻山越岭走访调研,被他“让荒山变金山”的实干精神打动,迅速发放50万元“惠农担—乡村振兴贷”。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草料储备和设施升级的难题,更让他的养殖规模有望从两百头扩至三百头,让湘西山野间的“牧歌”愈发嘹亮。从订单蔬菜到生态养殖,该行用精准信贷让小农户与大市场无缝对接,让传统农业在金融加持下焕发新生。
织密金融安全网,守护群众“钱袋子”
金融服务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不仅要传递发展力量,更要筑牢安全屏障。吉首农商银行将金融知识宣传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以“筑牢货币安全网,守好群众钱袋子”为目标,开展全方位、精准化的金融宣教活动,让安全意识扎根城乡每个角落。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与反假货币宣传双月期间,该行的宣传足迹遍布广场、校园、社区、乡村。在吉首世纪广场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工作人员热情向市民讲解反诈技巧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走进吉首大学校园,针对大学生群体,该行工作人员重点普及校园贷风险防范知识,指导个人信息保护方法,互动现场气氛热烈。与此同时,各营业网点通过LED屏滚动播放宣传视频、摆放折页资料,工作人员主动为办理业务的客户答疑解惑,形成“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的立体宣传网络。
这种宣传并非阶段性任务,而是融入日常的常态化行动。近年来,该行先后走进乾州农贸市场、恒敬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风险。据统计,仅2025年宣传双月期间,该行就开展活动30余场,发放资料1.5万余份,触达群众数万人次,用专业力量构建起清朗的金融环境。
文化铸魂聚合力,践行责任显担当
金融的温度源于文化的厚度。吉首农商银行将“山水有情,吉行有爱”的服务理念深植于心,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培育、公益践行等多元举措,既凝聚内部发展合力,又向社会传递温暖,让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可感可及。
在内部建设中,该行坚持“德能兼备,有为有位”的人才理念,搭建精英擂台让年轻干部勇挑重担;通过气排球比赛、趣味运动会、重阳节活动等丰富载体,让员工感受到“立员工活水”的企业文化温暖,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在外部实践中,该行以党建为引领,与吉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党建领航 政银携手 助企前行”行动,为非公经济主体注入活力;积极参与爱心助学、抗灾救灾等公益事业,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民生需求的每一个痛点。
社塘坡支行、太平支行等网点的重装开业,见证着该行优化服务硬件的决心;“背包贷”的推出与创业担保贷款的普及,彰显着该行细化服务内容的用心。从田间地头的客户经理身影,到校园广场的宣传展台,再到营业大厅的贴心服务,吉首农商银行用每一个具体行动,将“普惠金融”从理念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
以金融之笔 绘就吉祥图景
从助力孙韬的蔬菜基地拓展疆土,到帮符中好的黄牛养殖场渡过难关;从守护老年群体的“钱袋子”,到为大学生普及金融知识,吉首农商银行的每一步实践,都紧扣地方发展脉搏,紧贴群众实际需求。在这座山水环绕的城市里,该行早已不是单纯的金融机构,而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金融安全的守护者、社会温暖的传递者。
未来,吉首农商银行必将继续以文化为魂、以服务为本,让金融“活水”持续浸润湘西大地,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多“人吉祥 业翱翔”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