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网点账户实名制落实存在问题与对策

点击数: 时间:2013-09-25 作者:陈晓清 来源:本站原创

    自2000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以来,执行银行账户实名制成为我国各金融机构的一项法定义务。针对各金融机构缺乏识别个人身份证件真伪的有效手段,2007年6月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建成并运行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为各金融机构甄别客户身份、辨别身份证件信息真伪提供了一种权威、有效的手段,从而使金融机构账户实名制得到有效落实。从2000年到现在,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施行已有十余年,在大中城市,在金融机构开立存款账户或办理相关业务时必须出具有效身份证件这一规定,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难。笔者作为扎根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一名员工,通过自身工作经历和对**县**机构营业网点开展账户实名制开展进行调查,谈谈农村金融机构在落实存款实名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账户实名制落实情况
 

    (一)新开账户实名制落实情况
    根据《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及人民银行相关文件精神, **县33个营业网点在办理开户业务时,均能积极执行实名制规定,要求客户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并当场对身份证件进行联网核查,对开活期、卡等账户实行了留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但对5万元以下定期开户未留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其原因一是该县为农业县,外来人员较少,本地客户均在农村金融机构开立有各类结算账户(如粮补、养老保险、低保等);二是该县经济相对全市来说相对落后,人均收入较低,单笔定期面值较小,主要以5万元以下为主;三是该县客户偏向于选择定期储蓄存款方式,2013年6月末该机构定期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为82%,考虑到定期储蓄账户没有结算功能以及简化手续、降低经营成本角度考虑,只实行联网核查,并打印核查结果。
    (二)存量账户(指2007年7月份以前开户的账户,下同)实名制落实情况
目前该机构存量账户共有**万户,2013年6月末已核实为真实账户的有**万户,核查率为81.58%,每个网点均存在数量不一的虚假、假名、匿名的账户和暂时无法核实的账户,其中虚假、假名、匿名账户数量**户,占账户总数的1.3%,暂时无法核实账户数量**户,占账户总数5.89%。

二、存量账户未能全部核查到位主要原因分析

    (一)经办人员制度执行不到位
    1、由于2005年以前,**机构为方便广大群众,在各个村均设有代办点,村民通过代办点办理存、取款业务。村民根据自己的平时习惯填写姓名,未与身份证(户口簿)一致,代办员根据村民的出生年月编制证件号码,或者自行编制证件号码,未要求客户提供有效证件,致使部分账户户名与身份证同音不同字、身份证号码与实际不符等现象。
    2、由于存款任务考核,同时为避免客户来回奔波等各种原因,部分网点存在为未随身携带有效身份证办理存款开户业务的情况,导致不能有效地落实存款实名制。
    (二)代理政策性补贴项目开户账户信息失真
    由于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民的扶持力度,粮补、林补、低保、养老保险等各项资金均通过**机构代理。经统计,目前该机构有各类代发项目11个,其中实行独立开户发放的在5个以上,其中第一批集中开户的粮补、林补资金主要在2005-2006年,发放名册是由各村干部自行造册上报政府,由于开户量大、时间紧、联网核查系统尚未建立等原因,该机构未能及时完成这类账户核查。目前,该类账户占到了虚假、假名、匿名账户和暂时无法核实账户数量的90%以上。
    (三)未更换二代身份证的客户核查难度大
    由于一代身份证在2013年1月1日已作废,该机构营业网点主要分布在农村,客户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老年客户,由于老年不经常外出或行动不便,换证意识不强而未办理二代身份证,无法提供有效证件。
    (四)未核实账户办理客户无法预警
    目前,系统各项功能有待完善,缺乏对未核实账户办理后继业务进行预警功能,未核实存量账户纯粹靠临柜人员手工查对、识别,在业务量大情况下,无法进行后续核实。

三、账户实名制落实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除身份证外其他证件核查难度大
    按《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可作为账户开户有效证件的,除身份证之外,还有户口簿等其他四类证件,但除身份证可通过联网核查系统现场核查外,其他证件均无系统进行支持,只能通过查验证件原件进行人工识别,缺乏权威的技术手段进行查询、核实,像离退休干部荣誉证、军事院校学生证,各营业网点临柜人员无法得知真实证件图形、板式,人工识别存在风险,无法在开户时杜绝假证开户风险产生,难以从源头上遏制金融诈骗、洗钱、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联网核查系统信息不完整导致核查不准确
    部分营业网点反映,联网核查系统在核查过程中出现通信出错,系统不稳定不能进入等情况,在正常核查中经常出现反馈号码存在但无反馈照片或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符等情况,究其原因,一是未对照片等信息及时采纳、录入,二是对姓名、照片等信息未及时更新,仍是一代身份证时的错误姓名和照片。
    (三)客户对账户实名制配合意识不强
    由于《储蓄管理条例》于1993年3月起施行,其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这一原则深入人心,特别是中老年客户,他们认为钱是他们自己的,存不存,存多存少、存谁的名字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有权以任何方式处置存款,银行不能干涉,对施行账户实名制防范洗钱、打击犯罪的作用持有一种“我没洗钱、犯罪,施行实名制与我无关”的心态,在办理业务要求他们提供身份证时,他们不理解,怨声载道,甚至认为是柜员故意刁难。
    (四)对其他证件缺乏统一的规定
    《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只对证件类型进行了规范,目前,各营业网点除身份证是统一录入证件号码外,其他证件未进行明确规定,如户口簿,上有户口簿号码,也有客户身份证号码,在录入时,部分营业网点录入的身份证号码,也有部分营业网点录入的户口簿号码,各金融机构执行标准不一,给账户后续管理带来困难。
    (五)少部分客户法律意识淡薄,出借身份证件。
    通过实地调研,个别营业网点反映,少部分客户法律意识淡薄,将身份证件借与或交与他人(如村干部、村民小组组长、农保管理员)办理开户等相关业务,未真正意识账户实名制的真实意义。

四、落实账户实名制的建议

    (一)金融机构自身努力,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
    落实账户实名制是各金融机构的法定义务,金融机构要做好账户实名制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增加代理人信息、证件有关信息,关联代理人等有效账户信息,通过补充、完善系统功能等来使账户实名制真正落实到位。二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将账户实名制执行情况纳入考核,通过考核,加强临柜人员责任心,确保账户实名制得以执行。三是做好柜台账户实名制的宣传解释工作,使客户认识到账户实名制的作用、意义,出借有效证件的危害。
    (二)各级外围机构积极协助,推进账户实名制工作
    一是建议人民银行明确界定账户实名制的有效证件各类及出具次序,细化账户实名制相关操作,统一规范各金融机构身份核查的范围、手续及留存资料。二是建议人行针对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客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使农村客户意识到落实账户实名制不是金融机构自身要求,而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三是建议公安系统完善身份核查系统,及进录入、更换身份信息,当联网核查结果不一致时,联网核查系统能自动将信息反馈至公安部信息共享平台,由公安部门做进一步核实,并及时反馈信息。同时完善户口簿(农村金融机构户口簿是农民除身份证外使用频率最高的有效身份证件)等有效证件,对户口簿设置照片。四是扩大有效身份证件范围,将户籍证明纳入有效身份证件,在户口簿无照片、身份证被盗或遗失情况下,客户可凭派出所开具的有照片的户籍证明办理相关业务,同时规范户籍证明的开具和使用,降低客户资金风险和金融机构操作、法律风险。五是扩展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身份信息核查范围,尽快实现对军人身份证件、港澳台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护照等其他有效证件的联网核查,并实现各信息系统的实时数据共享。

(作者单位:株洲县联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