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但因其自身运作不规范、缺少足值抵押物以及市场、政策等多种原因,存在着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笔者就蓝山农商银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蓝山县位于湖南省南部边陲,有“楚尾粤头”之称,是湘西南通往广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门户。境内山、丘、岗、平区相互交错,地质奇特、土壤肥沃、气侯温湿,林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并因其发展快、覆盖广、带动大,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3年来,全县涌现了近百家合作社,主要包括葡萄、紫茄、桑椹、花生等特色果蔬种植合作社,金银花、甜叶菊、厚朴等药材种植合作社和生猪、山羊、禽类、鱼类等特色养殖合作社。截至2015年12月底,该县经过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近200家,社员达2000户,并带动1.6万农户经营3万亩土地、林地。
二、农民合作社融资存在的问题。
蓝山县农民合作社融资途径主要包括自筹资金、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一方面,农民合作社成员低收入者较多,自筹资金少,社员投入的原始资金少;另一方面,因农民合作社的农村土地、房屋、农业设施均不能充当有效抵押物,无法获得银行抵押贷款资金支持;同时,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让利润本就不高的农民合作社无法承受。融资难、贷款难成为农民合作社发展受制的一大“瓶颈”。
一是成立时间短、自有资金少。该县成立的农民合作社均为2010年以后登记注册。这些合作社的负责人大多是“草根”阶层,存在着初始创业资金不充足等局限性,导致前期经营资金投入不足,也造成中后期发展受限制,从而影响到合作社经营发展进程和自有资金的积累速度。
二是缺乏有效足值的抵押物。据统计,该县有95%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在蓝山农商行申请了贷款,由于大多缺少有效抵押物,在其成立初期只能申请信用贷款。而信用贷款最高额仅为3万元,无法满足合作社的正常生产经营需求。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银行严格按照银行业风险管理相关条例执行贷款投放手续,要求贷款户能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物。另一方面农民掌握了养殖或种植技术在成立合作社之初难以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物,使银行的放贷需求和合作社的借贷需求无法顺利连接,造成银行不能顺利投放信贷资金、合作社无法借款局面。如蓝山县杰卓野生龟鳖驯养繁殖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主要养殖野生龟鳖,目前已成功驯养繁殖2个品种的野生龟。合作社在蓝山农商银行借了3万元信用贷款后,负责人李恪兵希望扩大养殖规范,完善养殖配套设施,但因没有有效抵押物,农商银行无法再贷款。李恪兵感叹说:“我们农字号的,成立合作社,经营资金少,经营利润也低,指望能从银行多借点款。”
三是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民合作社的创办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主要依靠自己掌握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经验创业,由于经营者存在着缺乏良好的财务技能和小微企业管理能力等局限,他们对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对合作社的定位模糊,对合作社的发展经营也没有长期规划,有些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同时,受经营者自身的局限,生产的农产品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有规模的产品没有特色,有特色的产品没有规模,加之创建品牌意识淡,产品销路不能迈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由于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门槛比较低,存在小部分钻国家支农政策空子的假经营者,他们通过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达到骗取政府补助的目的,无形中缩小了农民合作社的利润空间和经营范围,降低了农民的创业积极性。
三、蓝山农商银行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举措
截至2015年12月末,蓝山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7.02亿元,其中,发放农民合作社贷款4000余万元,支持了农民合作社30家,直接受益社员达280户。该行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对农民合作社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适时推出了农民合作社社员专项贷款,制定《农民合作社社员贷款管理办法》,对辖内与农民合作社建立稳定购销关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提供担保的农民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以满足广大农民合作社社员的资金需求。
二是优化贷款操作流程。对合作社社员贷款采用评级、授信、用信同步申报和循环贷款办法,实行“一次核定,期限三年,周转使用”。同时,对社员贷款实行“限时办结制”,对于符合条件的社员贷款,必须3天内完成贷前调查,并提出上会申请,20万以下的贷款要求7个工作日内办结,50万元以内的贷款要求15个工作日内办结到账。
三是实行优惠贷款利率。社员所在村被评为信用村的社员贷款,其担保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上浮20%执行。
四是严控贷款风险。按照“评级-授信-用信”原则,对社员贷款实行全流程管理,规定社员申请贷款时,必须取得与合作社建立稳定购销关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的推荐书,且与其所在的农民合作社建立稳定购销关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已取得了该行可用授信金额。蓝山县浆洞乡国辉禽类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驯养繁殖环颈雉、白鹇。在蓝山农商行的扶持下,目前,该合作社已扩大养殖棚1000余平方米,养殖环颈雉3000只,白鹇1000只,养殖的白鹇、环颈雉为稀缺禽类,极受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欢迎。合作社的发展不但为张修任所在村的村民开辟了更广阔的科技致富新路,也带动了浆洞乡及周边的犁头、荆竹、尚屏等乡镇的养殖业发展,带动了40余户农民养殖禽类。该社负责人张修任也先后获得湖南省科协、永州市科协、蓝山县科协颁发的科技示范户,并获得永州市退役军人“双带双促”活动种养业示范户称号。
四、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以及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现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积极面对,农商行需要转变观念,加快信贷创新步伐,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银行、政府共同发力局势,方能实现三方共赢目的。
1.农商银行要转变观念,提升服务。一要改掉以往只重抵押物、只想傍大户的想法,对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融资要一视同仁、一律公平。二是要加快金融产品的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专业合作社的特点进行信贷制度和产品的创新,建立适应专业合作社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推出适合专业合作社需求的信贷产品,以满足农业产业个性化、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三是要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按风险收益对称原则赋予商业银行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贷款收取不同水平利率的决策权力,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定价能力。
2.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加大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增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潜能出发,从税费优惠、科技创新、增信担保、风险补偿等各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提供各项政策扶持。同时,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在整治经济环境的同时,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指导金融机构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注重抵押、质押的经营模式,将保证方式扩大到信用保证、动产质押、第三方担保、企业主信用、其他权利保证以及未来现金流保证等方面,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3.专业合作社要积极面对,适应市场。在目前金融支撑合作社发展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必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顺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要求,培育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围绕优势产业,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实行灵活的经营战略,采取“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新”的经营战略,实行“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经营策略,延长产业链。不能盲目跟风,看见什么赚钱就投什么。二是要强化合作社管理。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适度抬高成员入退社门槛,加强财务管理,引入专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人才,采取适度提高入社股金、退社限制措施,有效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要争取与农技部门和科研院校协作关系。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开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商标注册,树立品牌经营理念,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的增值利润。四是要加强与政府的交流,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强自我发展活力的机制,诚信经营,保证合作社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