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我有幸参加了海德恩银行研究院举办的“社区银行战略与差异化营销”培训。课程紧凑充实,特别是讲师将自己在全国各地打造社区银行实例配合讲义的授课,感觉就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给工作带来诸多启示。讲师分别从目前城区农商银行困境和出路、社区银行创新模式、社区银行整营销及营销活动设计与控制进行详细讲解。短短2天的学习,让我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受益匪浅。
目前大多城区农商行将社区银行模式作为转型的突破口,通过抓线下客户入口产生巨大流量,从而达到扩张,占领核心零售区域。“没有固定模板,只有因地制宜的创新”是社区银行一大特色,通过学习资料看到各式各样特色网点及一些创新设计,可以说是大开眼界。而与我们湘潭农商行网点现状对比,发现有部份网点可通过现有设施细微改动而达到效果,验证了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社区银行不是频繁扫楼、扫街而是持续、低成本和系统性客户经营。”通过信息采集、分析筛选来实现目标客户识别及定位,以差异化服务、选择性的回馈客户来提高客户感知价值,促进客户忠诚度与客户价值的提升。客户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客户值得经营,而让客户得到满足是客户经营的基础。在进社区举行活动时,发现我们准备充分,在现场时居民提出很多主题外的问题,虽然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感觉还是有所欠缺。这也体现出在客户信息采集、识别及定位工作没有到位,金融知识送达客户满不满足,便民措施客户适不适应,只有客户说了算。我们不能将工作浮于表面,只能深入渗透到其中,了解到客户的真实情况,才能让客户得到满足,我们就能获得客户,有客户可经营,就有应对竞争对手的“杀手锏”。
“营销”是这次培训课的重点。讲师就 “战略驻点营销”“交叉营销”“调频接触”等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利用“战略驻点营销”批量获客、“交叉营销”对价值客户转价、营销活动策划及控制等等,让我对营销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几个观点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借鉴。
1、场景与营销相结合,应根据不同地点及消费场景来确定营销方式及产品,与其氛围想融合,才能达到效果。
2、便利化服务与营销策略相结合,作为企业是应履行社会责任,而只有企业盈利才能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所以在提供便利化服务与措施同时应配制相应产品,让便利化服务成为产品营销杠杆。
3、传播与营销相结合,LED屏、传单、宣传栏、小白板等传播渠道及工具使用时应有针对性,坚持趣味、利益、链接、口味四个传播原则。
4、错时服务与营销及网点功能相结合,针对不同地域、客群的习性特征制定相应营业时间,即可满足客户需求,又可让网点达到全功能型要求。
5、“话术”,不论是外拓路演、驻点及交叉等营销活动,还是大堂服务及客户接待,都应制定相应话术。利用话术洞悉客户需求,从而推荐适宜产品。
总之,业务如庄稼,客户如田地,没有田地,庄稼不能成活,没有客户,业务就没有市场。提供各式各样服务、各种营销技巧前提是要有客户,而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其目的就是“获客”,只要获得了更多客户认可,我们自身将扩充,才能走向辉煌。